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三》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三》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有谁髯似仲坚虬,莫畏扶馀路阻修。

回日戈思鲁阳战,切云冠学屈原游。

神人姑射遥相待,佚女娀台近可求。

小别千年行万里,故应魂断日南舟。

(0)
鉴赏

这首诗以豪迈之气贯穿始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对友情的深厚珍视。首句“有谁髯似仲坚虬”,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的形象,髯如虬龙,形象生动,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暗示了对方的坚韧不拔。接着,“莫畏扶馀路阻修”一句,直面挑战,鼓励友人勇往直前,不惧艰难险阻。

“回日戈思鲁阳战,切云冠学屈原游”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的远行比作古代英雄的壮举,既是对友人勇气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同时,通过“鲁阳战”和“屈原游”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人能够像他们一样在远方有所作为的期待。

“神人姑射遥相待,佚女娀台近可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友人远行的浪漫色彩,将友人的目的地描绘成仙境般的存在,充满了神秘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充满信心与期待。

最后,“小别千年行万里,故应魂断日南舟”两句,深情地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思念。虽然只是短暂的分别,却仿佛经历了千年的时光,距离虽远,但心却紧紧相连。诗人预想到友人在日南舟上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关怀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其一

欲重金躔地,应资琐闼声。

天连巴子国,江尽宕渠城。

蛮府传新檄,賨人候去旌。

葛山遗迹在,知不愧勋名。

(0)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三

白骨归新土,青山闭旧庐。

苔缘题遍壁,蠹满读残书。

凤老梧桐死,霜寒橘柞疏。

佛天畴昔愿,今日定何如?

(0)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与君三载游燕市,方内共结烟霞侣。

清夜焚香礼法王,临风挥麈谈玄理。

君今拂衣归皖城,伊人遥在江水滨。

一片素心向谁吐,三车疑义向谁论。

万事无如归去好,有足何妨蹈三岛。

看君匹马度春明,使我心飞邯郸道。

(0)

送从军罗山人还大足

老去渐思云水乡,苔斑蚀尽绿沈枪。

青袍白马翻然去,念取昌州旧海棠。

(0)

竹枝词·其六

长樯铁鹿破洪涛。木绵子花七尺高。

搜时蛮力强三虎,抛掷轻如一鸟毛。

(0)

七夕偶成·其一

天上一昏一旦,人间甲子周年。

不分黄姑织女,夜夜乌鹊桥边。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