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若龙盘,精庐剡溪曲。
中有不蛰龙,长吟破幽绿。
道人宴坐起,拂袖窗牖开。
手持碧琅玕,听此风雨来。
四山若龙盘,精庐剡溪曲。
中有不蛰龙,长吟破幽绿。
道人宴坐起,拂袖窗牖开。
手持碧琅玕,听此风雨来。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龙吟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首句“四山若龙盘”,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蜿蜒盘旋的巨龙,展现出山势的雄浑与壮观。接下来,“精庐剡溪曲”点明了地点,位于风景秀丽的剡溪畔,小屋深藏在山水之间。
“中有不蛰龙,长吟破幽绿”是诗的精华所在,暗示着轩中可能隐藏着某种力量或智慧,如同沉睡的龙一般,其吟唱之声打破周围的宁静,寓意着深邃的思想或哲理正在悄然唤醒。诗人通过“长吟破幽绿”,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洞悉世事的意境。
“道人宴坐起,拂袖窗牖开”描绘了诗人起身的动作,他似乎被龙吟所触动,决定打开窗户,让自然之风与风雨一同进入,这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倾听。
最后两句,“手持碧琅玕,听此风雨来”,诗人手中握着象征高洁的碧玉,全神贯注地聆听风雨的声音,仿佛在与天地对话,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洞察力。
整体来看,《龙吟轩》以山水为背景,借龙吟象征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境界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
漫窥帘。爱桃花万树,新雨拆红缄。
近水无言,随风有恨,欹斜直恁娇憨。
栖不稳、画梁双燕,为营巢、终日语呢喃。
似喜仍忧,乍暄还冷,情绪恹恹。
尽道西郊堪赏,便倡条冶叶,谁再沾粘。
泪岂因花,病非中酒,羞称宋玉江淹。
受尽孤眠况味,眠又起,真欲似春蚕。
忽见隔楼山影,想杀眉尖。
华紫移枫,荷香在桂,又成一种风光。
正轻寒气候,好整衣裳。
几时送却堂前燕,计云程、故国烟茫。
游人何事,独胜秋色,犹殢他乡。
空有回文锦句,尽听残白露,挨过重阳。
任青楼赏遍,酒永歌长。
千里平安慵启帙,都忘却、家在湖湘。芦蓼池塘。
芙蓉亭沼,橘柚垣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