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国学玉兔泉联句》
《夜坐国学玉兔泉联句》全文
明 / 张孟兼   形式: 古风

成均地何灵,圣泽资灌沃。

兔奔兆奇徵,井泄废新斸。

自非三窟深,孰湛一川绿。

储精本从金,生色绝胜玉。

霜毛蘸寒饮,雪毳翻夜浴。

酿冽补酒经,沐丹验仙箓。

杵舂蟾窟弃,珠喷鳣堂触。

字月生阴精,观天漏晴旭。

冰澄毛骨竖,鉴彻须眉烛。

㕙名徒自奇,绘行秽难赎。

虽涵东郭狡,难洗上蔡辱。

引满瓶未羸,探幽绠频续。

流罂渗银床,出窦溅琼粟。

醉沃目晕花,冻汲指连瘃。

濡毫乃目润,照影从人欲。

光沈天上魄,祥启地中躅。

摛辞挹馀清,盟荐侑嘉告。

剑刺非贰师,池移岂身毒。

燕支愧浮陈,盐卤鄙富蜀。

不动疑洼雪,频移风笑纛。

天光一眼开,云影片鳞束。

剧燕觉瘆瘭,蹶足想彳亍。觱沸虎爪跑,?吸猿臂局。

洁士濯缨冠,浊卒卸刀襡。

情当昴君降,夜或井霜督。

谁知钟阜分,脉与伊洛属。

锡名尔固嘉,战句吾何局。

联将指鼎比,疾胜击钵促。

惊风落灯烬,斜月坠檐曲。

灵源讵能穷,短咏聊可录。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孟兼的《夜坐国学玉兔泉联句》,通过对玉兔泉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而灵秀的特性。诗中以兔奔象征泉水的涌动,井水的清澈和生机,寓言了学问之源泉。诗人赞美了泉水的精纯和美丽,如金玉般珍贵,又通过霜毛、雪毳等意象,形容其冷冽与洁净。联句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如蟾窟、鳣堂、字月、观天等,将泉水与月亮、天空、仙道等元素相联,营造出神秘而超凡的氛围。

诗中还表达了对学问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纯净品性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污浊世事的批判。诗人以“剑刺非贰师,池移岂身毒”等句,寓意学术研究不应有私心,而应公正无私。最后,诗人感叹泉水的深邃难以穷尽,只能借联句的形式来表达对它的赞美和领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玉兔泉的深情赞美和对学问之道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张孟兼
朝代:明   籍贯:浙江浦江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猜你喜欢

寄张宣州

与世情将尽,怀仁老未忘。

故人今五马,高处谩三长。

诗岂江山助,名成沈鲍行。

肯为文俗事,打鸭起鸳鸯。

(0)

谢田氏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

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0)

天圣间入参大政复寄题二章·其二

山好曾留句,城高复创亭。

登临千万境,谁与画为屏。

(0)

游沃洲山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

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

上揽四万八千丈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或随仙气得丹床,双阙夜深看斗柄。

今年积雨天地晴,一策快作西南征。

沃洲最佳天姥胜,连山直下秋峥嵘。

竹萌修纤会稽箭,芝茎菌蠢商山英。

秋阳不碎空翠影,绝壑倒泻银河声。

山腰细路如丝直,三两渔樵行落日。

炊烟暝色小茅屋,松子秋声断崖石。

溪流饭屑胡麻香,土软春膏霜朮白。

送书松际有猿公,问酒涧阴多木客。

青冥楼阁仙人家,郁蓝流光泻晴碧。

霓旌队下鹤万群,绛节朝回云五色。

人间但有桃花源,桃花春香流水浑。

三生凡骨不得到,两耳夜半空听猿。

李白寻真不得返,支遁卜筑远费钱。

至今山灵护光怪,石萝山薜馀秋妍。

陈郎故宅更深閟,鸡犬林塘隔尘世。

清秋著屐一登之,路僻夕阴门半个。

盘陀石在长楠阴,脱略尘缨换秋意。

晴窗示我两山图,老眼摩挲观一二。

便挥健笔写我诗,惜哉赏音今绝稀。

谪仙一去五百载,人间山水无清辉。

旧时仙人白云唱,怪我白首归何时。

我生白首历浩劫,眼中亿万虫沙春梦非。

陈郎挽我十日住,掉头不顾自有南山期。

餐霞绝粒鍊精魄,长生之学非荒嬉。

三千年前有宿约,来已不早归不迟。

长揖群仙谢儿辈,倒挟万里冥鸿飞。

(0)

冯倢伃

仓惶环柱祖龙子,失箸惊雷刘使君。

肯信绿眉蝉鬓客,当熊意气压三军。

(0)

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

新添九桂丛芳茂,旁发一枝花更荣。

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

归耕愧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