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山高聚宝舟,诸蕃舶主总经由。
尔家定海宝无数,何必区区向外求。
七宝山高聚宝舟,诸蕃舶主总经由。
尔家定海宝无数,何必区区向外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示僧》,以七宝山为引子,寓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佛教思想的阐述。
“七宝山高聚宝舟”,开篇即以七宝山象征佛教中的宝藏,山高而聚宝,暗喻佛法的深厚与广大。七宝,指的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等七种珍贵之物,此处借以比喻佛法的丰富与珍贵。
“诸蕃舶主总经由”,接着描述了各种外来的船只都经过七宝山,象征着佛教的教义跨越地域,传播四方,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学习和修行。
“尔家定海宝无数”,这里的“尔家”指的不仅是个人,也代表了所有寻求佛法之人的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即内心的智慧与觉悟。强调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无需向外寻求。
“何必区区向外求”,最后两句则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告诫人们不必执着于外在的追求,真正的宝藏就在自己的心中。这不仅是对佛教徒的劝导,也是对所有寻求精神满足的人们的启示,鼓励人们从内心深处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佛教中关于内心觉醒和自我发现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和对佛教智慧的独到理解。
邕州千里外,土府万山中。
地与交南接,官于太守同。
威灵千骑入,德教百蛮通。
银艾腰方始,金标立未终。
声诗开子女,明信荐三公。
吹管消春瘴,挥琴送夕鸿。
玉壶长注露,铜鼓静含风。
雨散雷高翠,霞连海角红。
怀人东莞远,平佛日南空。
四塞当天险,三年奏土功。
伫闻神雀下,褒语出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