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夜轰涛似鼓鼙,登楼水势与云齐。
百灵自掣龟山缫,万怪须然牛渚犀。
对此茫茫空禹迹,笑人寂寂有隋堤。
故乡东望扬州近,说到风波梦已迷。
竟夜轰涛似鼓鼙,登楼水势与云齐。
百灵自掣龟山缫,万怪须然牛渚犀。
对此茫茫空禹迹,笑人寂寂有隋堤。
故乡东望扬州近,说到风波梦已迷。
此诗《登泗上楼》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登楼远眺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竟夜轰涛似鼓鼙”,以“轰涛”比喻夜晚的波涛声如战鼓般震耳欲聋,生动地展现了水势之大,渲染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氛围。接着“登楼水势与云齐”一句,写出了诗人站在高楼上,眼前的水势仿佛与天边的云彩相接,展现出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
“百灵自掣龟山缫,万怪须然牛渚犀”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龟山、牛渚等自然景观赋予了神秘色彩,仿佛有百灵在龟山上编织着自然的韵律,万怪在牛渚前闪烁着犀利的光芒,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对此茫茫空禹迹,笑人寂寂有隋堤”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面对眼前的浩瀚景象,不禁让人想起古代治水的英雄大禹,而相比之下,后世的繁华与今日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故乡东望扬州近,说到风波梦已迷”两句,诗人将思绪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东望扬州,距离并不遥远,但心中的波澜却如同梦境一般难以清晰分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绝代一佳人,美色如洛妃。
春月为作眉上彀,秋水为作眼中波。
歌琼蕤,舞玉枝,君王有情不自持。
玉枝一夜摧,琼蕤一朝落,君王之心何以乐。
若有人兮有若无,来迟迟兮去促促。
夫容叶上清露结,晴光倒射金虹灭。
山为雨,海为雨,何得分明梦中语。
落蛾影灭百子池,灵风一阵彩云飞。
湖中冶师缑长弓,有如汉代陶安公。
七月七日与天通,朱雀飞来化青童,且莫随仙踏飞鸿。
道人铁笛已在手,铁冠八柱凌乔嵩。
皇帝一统诛群凶,猛士干将无所庸。
还徼上青子,天上裨重瞳。
江心火雹流赤虹,云凝雾结愁蟠龙。
全不让。占了百花头上。没个知音人共赏。
陶潜无处望。也有江湖酒量。也有风骚诗将。
休道花前无伎俩。疏狂些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