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合滩水,浩浩同一声。
余音入松竹,又作竿籁鸣。
文章同元气,随物能赋形。
变化莫可测,刘累难持衡。
长风合滩水,浩浩同一声。
余音入松竹,又作竿籁鸣。
文章同元气,随物能赋形。
变化莫可测,刘累难持衡。
这首诗描绘了长风与滩水相激荡的壮丽景象,涛声浩大如同一曲交响,余音回荡在松竹之间,又仿佛是竹竿吹出的乐音。诗人以自然现象比喻文学创作,认为文章如同元气一般,能够随物赋形,展现出无限的变化和生机。这种变化无常难以捉摸,即使是古代传说中的通晓鸟语的刘累也无法衡量其深奥。整体上,这首诗寓言了文学创作的自由灵动和无穷可能,体现了作者桑悦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春渚微茫碧草连,千花飞尽柳飞绵。
孤云野鹤生遥思,明月清风共一船。
破褐还寻栖隐地,空囊唯乞送行篇。
先生自有修真诀,不倚丹砂驻少年。
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
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
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薄寒。
最喜亲庭佳阙近,尽携儿女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