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萧雅容受诰后归省·其三》
《送萧雅容受诰后归省·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京国相逢意共亲,心如秋水气如春。

同朝同郡兼同调,二十年来见几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萧雅容受诰后归省》(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句“京国相逢意共亲”,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京城相遇的情景,虽为初次见面,却因共同的经历和背景而产生了亲近之感。这里的“京国”指的是京城,常用来指代国家的政治中心或文化汇聚之地。“意共亲”则表达了双方在心灵上的契合与亲近,即便初识,也仿佛老友重逢。

次句“心如秋水气如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心境比作秋水般宁静深邃,又如春天般生机勃勃。这里的心境不仅指个人的情感状态,更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的开放态度。同时,“气如春”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同朝同郡兼同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不仅在政治上同处一朝,地理上同属一郡,更重要的是在志趣上相投。这不仅强调了身份的相似性,更突出了精神层面的共鸣,即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

最后一句“二十年来见几人”,以时间跨度长的对比,表达了对能够找到如此知己的珍惜之情。二十年的时间跨度,既体现了友情的长久,也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知音难觅的感慨。这句话不仅是对当前相聚的感慨,也是对过往岁月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朋友的庆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的深度。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寿陈天益乃翁

输赢不作人间梦,老气平生亦颇豪。

醉里江山凭酒盏,眼前金紫付儿曹。

閒随白日渔舟过,老放青天拄杖高。

我亦何时同草屋,飞来峰顶看江涛。

(0)

闻县中祈雨连日未有得而密云北来定山已如注矣明日县侯谢雨昶无籍之人天地久不收管县官不当顾盻蒙此佳贶盖出望外遂用前韵聊以志喜

何处心香与帝焚,人间祈祷亦纷纷。

苍天自管仁民意,下土谁为谢雨文。

春每不乾花县树,帽真狂戴定山云。

催租不有芦塘犊,谁雨谁晴只醉醺。

(0)

雨宿罗汉寺和荩乡员外·其一

万壑无杯滥一庄,白云随可借飞觞。

行藏梦有平生路,回禹家无各自墙。

局促辕驹终日短,扶摇鹏背此天长。

好知黄石山中伴,毕又乾坤一子房。

(0)

送刘祠部子回江西乡试

放浪云山一此裘,岂胜眉宇阁清秋。

屏山气格今犹在,忠悯青天觉已收。

科目果谁开具眼,古今如彼放登楼。

何当与子飞云顶,濯足沧江万古流。

(0)

与谢汝申登定山

振衣千仞果真无,老睡溪云病欲孤。

拄杖偶同登此顶,青天何梦到狂夫。

道谁皇极千年眼,天挂长江万里图。

欲比泰山吾岂敢,醉中聊但小东吴。

(0)

出港

老子江南自在行,无端诗思绕湖生。

舟从小港摇初出,天与青山看半晴。

醒里风花元脱洒,眼中鱼鸟自分明。

化工多少悠然趣,纵有王维画不成。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