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三忆·其二士常》
《中秋三忆·其二士常》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迢递东楼月,清光似去年。

子应长阒寂,吾亦念亏圆。

性癖从书卷,愁多付酒权。

隔城钟鼓尽,空望泬寥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站在东楼上,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思绪万千。首句“迢递东楼月,清光似去年”以景入情,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遥远的夜晚,月光如旧年的般明亮,营造出一种怀旧与思念的情感氛围。

接下来,“子应长阒寂,吾亦念亏圆”两句,诗人通过假设与自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月圆人不圆的感慨。这里的“子”可能指的是友人或某种理想化的存在,而“吾亦念亏圆”则直接抒发了对月缺时分的感伤,暗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

“性癖从书卷,愁多付酒权”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个性的癖好寄托于书籍,试图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慰藉;面对难以排遣的愁绪,他选择借酒浇愁,这是一种典型的文人解忧方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普遍心态。

最后,“隔城钟鼓尽,空望泬寥天”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画面。城中的钟鼓声已消失,唯有诗人独自站立,仰望着浩瀚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宇宙的敬畏。这一景象既渲染了孤独与寂寞,又蕴含着对宇宙广阔与人生的渺小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过李太史子田

先朝供奉渥恩浓,一出承明守秩宗。

淮水尚看秦日凿,周南犹滞汉家封。

寻君江浦将千里,携我钟陵第几峰。

早晚紬书徵太史,殿头东角候飞龙。

(0)

周子脩苏子川丁庸卿周汝砺孙文济孙文鼎项思尧黄汝会柴季通黄定父纪旭仁诸君枉饯席上留别

高阳宁得少吾徒,结客青萍日渐孤。

彯组尔应留汉署,下帷人自出江都。

他乡梦里思琼树,明月歌中倒玉壶。

别后迢迢怜尺素,不知双鲤到淮无。

(0)

病后

经年疲病愧蹉跎,尚可樵薪醉且歌。

佐锻每于灌园后,挥锄长是带经多。

霜清狮岭劳场圃,雨过龙津理钓蓑。

已笑杜陵忧太早,归朝筋力定如何。

(0)

洲上漫述

静觉閒居好,翛然野鹤姿。

明时犹未隐,吾道竟何之。

世路交情异,门墙过客疑。

才无鹦鹉忌,心已白鸥知。

乐在形忘处,肥因战胜时。

云霞双草屩,天地一茅茨。

计拙羞称士,途穷岂为诗。

侏儒徒自饱,肮脏尔何辞。

竞进才何有,躬耕力未疲。

秫田聊岁计,瓜地亦恩私。

秋月松杉净,江烟橘櫾垂。

阮庭无俗物,蒋径得幽期。

近市村醪少,经霜涧菊迟。

谁资鱼菽祭,敢望纻衣遗。

稷契身能许,巢由世不羁。

暂时甘土偶,前日见郊牺。

住岳同僧约,寻溪许客随。

知希惟我贵,柱下有馀师。

(0)

答梁仲登旅馆雨后见怀

江馆听潮夜,悠然思所欢。

雨中佳句至,灯下几回看。

梦远客衣薄,书迟旅雁寒。

天涯霜露早,谁共采幽兰。

(0)

寄刘希曾

刘向擅幽讨,名家富典坟。

披縢睹河籍,削竹缉山文。

白马高谈变,青羊别路分。

瑶华枉承赠,西望庾关云。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