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节将全赵,威风直挫秦。
若令空授玉,宁用复还身。
此璧瑕何有,伊人气愈嗔。
头宁同碎柱,节不可欺臣。
大义千钧重,微躯一羽均。
后来谁慕蔺,盛节独嶙峋。
壮节将全赵,威风直挫秦。
若令空授玉,宁用复还身。
此璧瑕何有,伊人气愈嗔。
头宁同碎柱,节不可欺臣。
大义千钧重,微躯一羽均。
后来谁慕蔺,盛节独嶙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身玉要俱捐》。诗中通过“壮节”、“威风”、“大义”等词汇,描绘了一位忠诚勇敢、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英雄形象。诗人以“身玉要俱捐”的豪言壮语,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推崇。
“壮节将全赵,威风直挫秦”,开篇即以“壮节”、“威风”形容英雄的气概与行动,展现出其为国家、为正义不惜一切的决心与勇气。“若令空授玉,宁用复还身”,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绝不背叛自己的信念与承诺。“此璧瑕何有,伊人气愈嗔”,通过对比美玉与瑕疵,突出英雄人格的完美无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其精神依然坚定如初。“头宁同碎柱,节不可欺臣”,再次强调忠诚与节操的重要性,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被任何诱惑所动摇。“大义千钧重,微躯一羽均”,最后两句总结全诗,强调了大义与个人生命的相对关系,即便在微小的生命面前,大义也显得无比重要,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对忠诚、大义等价值观的颂扬,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和人文关怀。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苍山碧海空悠悠,白日青天愿始酬。
相逢意气凌清秋,龙光烁烁干斗牛。
忆昔韩侯侍冕旒,垂绅正色立螭头。
手奉丹书下御楼,王侯抗礼迎道周。
高标直节谁能侔,金章紫绶临荒陬。
于蕃于宣申伯俦,大岭之东湛恩流。
江湖廊庙关离忧,神交气合非强求。
灯前细论听吟讴,一谈一笑皆坟丘。
黄唐盛际臻鸿休,麟出瑞世凤来游。
伊予既觏美且修,深宵忘却千古愁。
新月微茫风飕飕,揽衣起视思貂裘。
士遇知心怀壮猷,安能屈曲希巢由。
茂邑今为宰,春风此送行。
离筵看柳色,立马听莺声。
霄汉期勋业,风尘念友生。
把杯情独切,赠策意非轻。
此日辞燕甸,何时到楚城。
山标敬亭胜,水写宛溪清。
谢朓诗无敌,江淹赋有名。
昔贤嗟寂寞,才子继峥嵘。
制锦休声远,弹琴美政成。
天边凫舄去,日下凤书迎。
久客那堪别,临岐祇自惊。
飞腾万里志,聚散百年情。
努力崇芳绩,迟君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