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宋兴亡谁可论,楼船云拥向南巡。
百年历数应天运,一代君臣问水滨。
土掩芦衣成往事,波沈玉玺与何人。
荒流夜半潮声急,隐隐犹闻战鼓频。
元宋兴亡谁可论,楼船云拥向南巡。
百年历数应天运,一代君臣问水滨。
土掩芦衣成往事,波沈玉玺与何人。
荒流夜半潮声急,隐隐犹闻战鼓频。
这首《吊厓山》由明代诗人吴驯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元宋兴亡的深刻感慨。诗中以“楼船云拥向南巡”描绘了元军南下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历史的转折点。接着,“百年历数应天运,一代君臣问水滨”两句,既是对历史命运的探讨,也暗含着对当时君臣抉择的质疑。后半部分“土掩芦衣成往事,波沈玉玺与何人”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叹,芦衣与玉玺作为象征,分别代表了过去的荣光与权力的消逝。最后,“荒流夜半潮声急,隐隐犹闻战鼓频”以夜半潮声和战鼓的回响,营造出一种悲壮而深远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那份深沉的历史感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英雄末路、王朝更迭的深深思考。
闽客不见雪,流霰在鸣琴。
兹晨何飘瞥,快作崩山音。
七弦正凝结,万象回幽阴。
南思九仙远,北望三湘深。
江水萦后期,春气动前林。
毋令招隐曲,荒涂空古今。
空斋愁雨壁四悬,囊中十日无一钱。
北城贫生老好事,出须凭舆走且颠。
南邻两脚差快健,伛偻待试同拘牵。
张翁爱酒惯索饮,经年海舶松门边。
春前南桥和歌者,半月归耜东林田。
洞箫拍板置无用,短簦双屐闲可怜。
心忆风流故司马,见雪期放寻花船。
今年春雪不到地,梅开已盈东窗前。
贳酒苦游恐不乐,袖手欲歇心茫然。
独夜展转耿难寐,娇儿懒慢仍稳眠。
不见丘翁茅屋朝来破欲葺,雨雪入户寒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