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六》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六》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添丁屈指今三岁,未识而翁。

睡去朦胧,耳畔呼耶语句工。

关河梗绝书难达,何日相逢。

绣褓亲缝,颠倒天吴短褐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情感的家庭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孩子的爱与期待,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添丁屈指今三岁”,开篇即点明了家庭新成员的成长轨迹,孩子已经三岁,时间悄然流逝,成长的痕迹在每个细节中显现。“未识而翁”,表达了孩子对父亲的陌生感,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尚未完全理解父亲的角色。

“睡去朦胧,耳畔呼耶语句工”,描绘了夜晚的温馨时刻,孩子在梦乡中,父亲轻声呼唤,话语间充满了关爱与温柔,仿佛在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甜蜜的梦境。

“关河梗绝书难达,何日相逢”,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在遥远的关山河谷,通信不便,难以传递消息,何时才能再次相聚,成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绣褓亲缝,颠倒天吴短褐中”,通过描述母亲亲手缝制的绣花襁褓,以及孩子身着的衣物,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深厚。天吴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象征着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与守护,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无尽的爱与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亲情的深沉,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期盼,情感丰富,意蕴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何宗远铁崖别号

宗远肝肠浑是铁,惟应同住铁江涯。

世人反眼不相识,廿载樵西共煮霞。

(0)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预留洪觉山方明谷

问柳随花路四千,吟风弄月有双贤。

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

(0)

送何于逵北上会试

番山才子富文华,岭海于今第一家。

春到不妨学东野,一日看尽长安花。

(0)

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其三仁智堂

乐山乐水亦人情,仁智元来一体成。

不用游人更分别,诸天踏遍又蓬瀛。

(0)

耒阳道中见白鸟卑飞掠船先去若有意者

有鸟翩翩贴水飞,掠船历历度斜晖。

探看何处神君使,碧玉为髀白锦衣。

(0)

还宿罗浮用前韵二首·其一

三时病里妨幽事,万仞峰头恣朗吟。

处处鸟啼芳树里,千千石转白云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