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人石》
《千人石》全文
宋 / 方惟深   形式: 古风

生公天人师,讲法花雨堕。

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

山祇常护持,山鸟不敢污。

野人心茫然,傲荡多酒过。

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

(0)
注释
生公:指生公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
天人师:比喻佛法高深,犹如天上人间的导师。
花雨:形容佛法讲解生动,像花雨般洒落。
堕:落下。
片石:指小块石头,这里比喻人数众多。
千人坐:形容听众之多。
山祇:山神。
护持:保护和维护。
污:玷污,此处指打扰或污染。
野人心:山野之人的内心。
傲荡:放纵不羁。
多酒过:常常饮酒过度。
醉来:喝醉之后。
看云卧:躺着看云,形容闲适自在。
翻译
生公如同天上的导师,宣讲佛法如花雨般洒落。
众多信徒聚精会神聆听,仅一块石头上就坐满了上千人。
山神常守护此地,连山鸟都不敢在此排泄玷污。
山野之人内心迷茫,因放纵不羁而常饮酒过量。
喝醉后他不愿离去,就躺在石头上仰望云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教讲法图景,诗中“生公”指的是高僧或佛陀,这里以“天人师”自称,显示了其在佛法上的崇高地位。“讲法花雨堕”则是用了《华严经》中的意象,表达佛法的广大和恩泽如同花雨般普降。

“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写出了一个壮观的场面,成千上百的人聚集在一块巨石旁聆听佛法,显示出佛法的吸引力和人们对精神指引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山祇常护持,山鸟不敢污”则描绘了一个清净的自然环境,其中“山祇”可能是指山中的神灵或守护者,它们保护着这个地方,使之保持纯洁,连山间的小鸟都不敢在此地留下污秽。

最后两句“野人心茫然,傲荡多酒过。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则转换了场景,描述了一位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物,他的心灵迷茫,不断饮酒以至酩酊大醉。在醉酒之际,他躺在巨石上,看着天空中的云朵,无心回归日常的世界,这也许是他对现实逃避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讲法场景与野人生活,展示了佛法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不同态度。

作者介绍

方惟深
朝代:宋   字:子通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生辰:1040—1122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厢后埭人,幼随父亲,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岁,无子,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
猜你喜欢

水仙兰竹

水仙丛竹挟兰英,总是湘中三美人。

莫遣嫦娥知此辈,定抛明月下江津。

(0)

君臣相得鱼水,荆益稍展风云。

前后出师二表,始终鼎足三分。

(0)

寿王龙石二府·其一

使君称寿紫虹缠,舆颂台歌美盛贤。

铜章曾佩二千石,玄发新晞六八年。

高誉白云留省署,岁星金马旧盘旋。

兹辰正值称觞候,剩得蟠桃出帝筵。

(0)

送应公子之金陵

公子行游宝剑辉,宁亲綵袖霭庭闱。

西园别饮芙蓉夜,东道谁开燕子矶。

万里江光飞海岱,六朝草色上人衣。

高皇旧事冯谁问,赋得西京雁带归。

(0)

送邹刑部出知泉州府

斋馆清寒旧所持,水符尝调惠山漪。

入从殿陛争三尺,出付蛟鲸讵一麾。

细绕池风闻菡萏,平分苑月醉鸬鹚。

南天莫道无饶赏,大海如云鸟翼垂。

(0)

呼卢得彩诗·其二

何因投象骨,忽得四梅花。

夜景当囱入,寒风簸竹斜。

蛩低四壁响,客大满筵哗。

归去天街静,笼灯映碧纱。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