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耆英会诗》
《耆英会诗》全文
宋 / 赵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新春鼎洛燕英髦,主礼雍容下庶僚。

二相比肩官一品,十人华发事三朝。

星阶并列瞻台曜,尊酒时行挹斗杓。

东颍庸夫最无状,也将颜面趁嘉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主题为“耆英会”,即为高龄老人举办的聚会。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和谐。

首句“新春鼎洛燕英髦”描绘了新春时节,在京城(鼎洛)举办宴会,邀请的是德高望重的贤士。这里的“英髦”指的是杰出的人物,表达了对受邀者的尊敬和重视。

接着,“主礼雍容下庶僚”描述了宴会的组织者以从容不迫的态度接待宾客,显示出主人的风度和礼仪,同时也体现了对所有参与者的尊重。

“二相比肩官一品,十人华发事三朝”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在场的官员们不仅职位显赫,且多为久经朝廷的老臣,他们的白发见证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星阶并列瞻台曜,尊酒时行挹斗杓”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壮观景象。星阶并列,象征着地位的平等与和谐;“台曜”指天上的星辰,这里比喻国家的光辉;“尊酒”表示敬酒,寓意着深厚的情谊;“挹斗杓”则暗示了宴会中的高雅氛围和主人的慷慨。

最后,“东颍庸夫最无状,也将颜面趁嘉招”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为普通之人,但仍然荣幸地参加了这场盛会,并愿意以自己的容貌来增添聚会的喜庆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文笔,生动地展现了耆英会的盛大场面和浓厚的人情味,同时也表达了对老一辈贤士的崇高敬意和对宴会组织者的赞赏。

作者介绍

赵丙
朝代:宋

赵丙(一○○八~?),字南正。曾举进士,以太常少卿致仕(《司马文正公集》卷六五《洛阳耆英会序》),居洛阳。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等为耆英会,时年七十五。有文稿十四编(同上书《赵朝议丙字南正文稿序》),已佚。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三

来日嗟犹及,去年何足云。

归乌愁暮雨,衰草怯秋云。

林下惟行道,山斋罢论文。

时名焉可苟,垂老畏空闻。

(0)

题一树轩示诸子二首·其一

将军无此树,独立叹当时。

荫阔人空过,风多鸟不知。

高柯怜曲干,密叶覆低枝。

暂托安禅处,还山尔莫悲。

(0)

闻范华宇治圃却寄

于世复何事,随时学种园。

一身馀草泽,八口待辕门。

城柳移畦影,春禽啄月痕。

相思聊以寄,寒暖不堪论。

(0)

新月

桥头初月上,相见隔年新。

影落千江冷,光生万户春。

海门潮淼淼,山路石磷磷。

何必清辉满,娟娟早可人。

(0)

出小持船作二首·其一

严城不易出,独许看云人。

附郭馀孤木,空斋无四邻。

水亭深夜月,烟树旧时春。

对此清幽趣,谁怜梦里身。

(0)

诃林春归二首·其一

廛居日易逝,不觉报春归。

雁影空潭尽,禅声远树微。

江山三月里,人事十旬违。

积雨留寒色,焚香但掩扉。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