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
《采桑》全文
南北朝 / 沈君攸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南陌落花移,蚕妾畏桑萎。

逐便牵低叶,争多避小枝。

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

看金怯举意,求心自可知。

(0)
鉴赏

这首《采桑》描绘了古代女子在南陌上采摘桑叶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南陌落花移”,开篇以落花飘零的景象渲染出春日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整个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蚕妾畏桑萎”一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采桑,同时也揭示了蚕妇对桑叶枯萎的担忧,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界的敏感。

“逐便牵低叶,争多避小枝。”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采桑女们忙碌而有序的劳动场景。她们或追逐着低垂的桑叶,或争先恐后地采摘更多的叶子,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细小的枝条,既表现了她们的勤劳,也体现了她们对劳动技巧的熟练掌握。

“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采桑女们的辛勤劳动。她们快速地采摘,篮子很快就装满了桑叶,但攀爬高处时,手腕却因长时间用力而感到疲惫。这里不仅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承担的重担。

“看金怯举意,求心自可知。”最后两句则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了采桑女们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她们看着手中的金(可能象征着收获或财富),心中却充满了犹豫和恐惧,这反映了她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这句话也透露出了一种深深的自我反思,即她们对于自身处境的理解和内心的挣扎。

整体而言,《采桑》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劳作中的辛勤劳作,还深刻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君攸

沈君攸
朝代:南北朝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吴兴(今属浙江)人。后梁时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善文辞,尤工诗。今存五、七、杂言诗计十首,长于写景,音律和谐。其《采莲曲》、《赋得临水》、《同陆廷尉惊早蝉》诗已逼似唐人五律;《薄暮动弦歌》、《桂楫泛河中》更露七言排律端倪。原有文集十三卷,已佚。
猜你喜欢

杜子野寄云山兰石四画且以近诗来和韵酬之·其二

爱君标格碧峰清,为辍床头竹叶瓶。

想得醉馀锋颖健,群鹅端欲博黄庭。

(0)

赠曾司户

君家螺江头,我家剑江边。

千载会相望,饮水同一川。

朅来古梅关,相识春风前。

高义轧层汉,清谭响幽泉。

努力效往哲,勿为时俗牵。

(0)

酬杜北山

杜君世胄本蝉联,流落南天不记年。

买个草堂湖上住,醉吟如在曲江边。

(0)

赠殷道人

经旬门巷掩苍苔,不觉春从何处来。

想见道人殷七七,万红千紫为渠开。

(0)

寄鄂渚印知府

黄鹤楼前鹦鹉洲,高持麾节去悠悠。

功名自古无双地,人物当今第一流。

句里可逢崔颢者,樽前还得祢生不。

思君日夜廑西望,欲买浔阳江上舟。

(0)

次赵莼湖饱看风雨楼韵

江山高处据胡床,豪气如虹贯野塘。

且去已知元亮醉,兴来非是次公狂。

满天风雨供吟眺,一幅潇湘不卷藏。

听得鸡鸣还待旦,莼羹虽美在他乡。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