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川潇洒处,面面碧芙蓉。
峻塔当关独,清溪抱郭重。
市多吴客语,祠有汉时封。
欲觅梅仙去,知藏第几峰。
桐川潇洒处,面面碧芙蓉。
峻塔当关独,清溪抱郭重。
市多吴客语,祠有汉时封。
欲觅梅仙去,知藏第几峰。
这首诗描绘了桐川地区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桐川潇洒处"赞美了桐川的清幽与流畅,如同一幅翠色画卷。"面面碧芙蓉"运用比喻,形容山水之美,仿佛芙蓉盛开在每一道河湾。
"峻塔当关独"写了一座高耸的塔楼独自守卫着关口,增添了空间的雄伟感。"清溪抱郭重"则描绘了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城郭,显得格外宁静而厚重。这里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文历史痕迹。
"市多吴客语"暗示了桐川作为水陆交通要冲,汇聚了各地商旅,方言交流丰富。"祠有汉时封"则点出当地可能有古老的祠庙,显示了悠久的历史传承。
最后两句"欲觅梅仙去,知藏第几峰"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传说中的梅仙(可能指隐士或神话人物),但又不确定其具体位置,只能猜测他可能隐藏在连绵起伏的山峰之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探寻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川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敬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海山桃花千岁红,海日下照珠玲珑。
诸山卓立金芙蓉,直上正值浮离宫。
飞霞紫气流无穷,缟衣孤骞背青空。
下视六合尘溟濛,尘区逼隘鸟触笼。
井蛙瓮鸡纷蠛蠓,划然翘首骇所逢。
欲往从之渺难踪,先生七十颜如童。
前身乃是浮休翁,别来海波几桑蓬。
旧游历历宛目中,七还九转非吾功。
至行自与神明通,丹台峨峨银阙重。
姓名已隶东皇公,他年飙轮许相从。
还驾此,鹤来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