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安道中所见·其九》
《四安道中所见·其九》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木瓜已过折山来,黄帕封林未敢开。

想见白沙红照里,绣纹冷落见奇瑰。

(0)
注释
木瓜:指代一种水果,可能暗示丰收或礼物。
折山来:越过山脉运送过来。
黄帕:黄色的布包或包裹。
封林:封闭在树林中。
未敢开:犹豫着不敢打开。
白沙:白色的沙滩或明亮的沙地。
红照:红色的光芒或映照。
绣纹:精致的图案或刺绣。
冷落:寂寞、无人问津的样子。
奇瑰:奇特而瑰丽的事物。
翻译
木瓜已经越过山岭而来
黄色的包裹封存于树林中未曾开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的作品,名为《四安道中所见(其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

“木瓜已过折山来”,这里的“木瓜”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可能是时令之物,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木瓜过了山峦,意味着行旅者穿越崎岖的山路,而“折山来”则给人以一种艰难和曲折的感觉。

“黄帕封林未敢开”,黄帕可能是用来遮挡或标记某物的布幔。诗人将其比喻为一片密闭的森林,表明这里有着不愿被打扰的秘密,或许是自然界中的某种神秘力量。

“想见白沙红照里”,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图景:在雪白的沙滩上,映照出红色的光辉。这个意象既美丽又带有一丝诡异,让人不禁想要亲眼目睹其奇观。

“绣纹冷落见奇瑰”,诗中的“绣纹”可能指的是精细的图案或纹理,结合“冷落”,则是说这些纹理在清冷中显得格外突出。而“见奇瑰”则表明诗人对这种景象的赞赏和惊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留别成都友人三首·其三

击碎琅琊处仲壶,十年踪迹遍江湖。

淩云才笔惭鹦鹉,芳草年华怨鹧鸪。

朋辈风流依白社,酒人星散感黄垆。

凤城烟月蓉城柳,两地相思无日无。

(0)

闻杨愚公至锡赋此邀之二首·其二

无端来此结鸥盟,为爱梁溪山水清。

避世宜同凫泛泛,安身那许铁铮铮。

奚囊可满新诗句,凉梦远多旧雨情。

有醉可活须径醉,千金莫惜一裘轻。

(0)

咏怀四律·其二

从谏如流思唐太,新时何幸沐朝旸。

多时积重令皆反,一撮凶顽已下场。

烂额焦头功可庆,徙薪曲突议谁彰。

追怀二十年前事,“善意”亲闻不敢忘。

(0)

桄榔杖寄赠李任仁议长

坡公迁岭外,此杖独随行。

坚过仙人杞,文如紧玉英。

灵山分得种,净手自雕成。

世路犹崎仄,扶持步履轻。

(0)

哭陆亚英依韵序三十绝·其十一

牙琴一曲奏横滨,绝技赖卿扶校贫。

应有馀音飘浊世,长留倩影唤真真。

(0)

哭陆亚英依韵序三十绝·其八

不忍池堤曾手携,同游上野联吟题。

令人最是断肠处,春燕偏来话絮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