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存没口号·其三》
《存没口号·其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白发萧萧礼部郎,风流不减贺知章。

半生寒饿湖山里,八十重来坐玉堂。

(0)
翻译
一位白发苍苍的礼部官员
他的风度和才华不亚于贺知章
注释
白发:形容头发已白,指年纪大。
萧萧:形容白发稀疏或风声凄凉。
礼部郎:古代官职,负责礼仪和文教事务。
风流:指风采、才情出众。
贺知章:唐朝著名诗人,以豪放著称。
半生:大半辈子。
寒饿:贫困饥饿。
湖山里:指隐居的地方,如西湖等山水之间。
八十:指八十多岁的高龄。
玉堂:古代宫殿中的重要厅堂,常用来代指朝廷或显赫的位置。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比和反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与精神状态的独到见解。

“白发萧萧礼部郎,风流不减贺知章。”开篇便以一个强烈的对比开始,“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的衰老,而“礼部郎”则是官职的称呼,这里暗示诗人虽然年迈,但精神状态依旧如昔日贺知章那般风度翩翩,未有丝毫减损。这种对比不仅彰显了诗人的高雅气质,更透露出一种超越时光的坚韧不拔。

“半生寒饿湖山里,八十重来坐玉堂。”这两句则通过强烈的反转,描绘出诗人一生的坎坷与辉煌。首先,“半生寒饿湖山里”表达了诗人过往的艰辛和贫困,这种生活状态与“礼部郎”的尊贵形成鲜明对比;而后面的“八十重来坐玉堂”则是一种精神的胜利,尽管年逾古稀,但依然能够坐在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玉堂”,这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精神层面的一种超越。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反转,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以及他那不屈不挠、生命力极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江行·其一

积霭晴光敛,长江浪势催。

风生鸢鹭渚,日落凤凰台。

山自东南出,帆分远近来。

平生观海意,心折鬓毛摧。

(0)

毗陵别省溪司训叔

竹林怀往事,宦旅近清秋。

别意俱萧索,浮缘感去留。

桥门斜结缆,灯火更停舟。

京口明宵月,偏来照驿楼。

(0)

别梅山寺惠上人

竹杖通幽境,梅山拥翠屏。

云栖禅榻古,月共佛灯青。

坛静藤花细,廊回柏影冥。

翻经蕉叶雨,归锡草堂星。

香坐僧梁燕,风交梵宇铃。

烹茶移石鼎,拂藓读碑铭。

无住惭空寂,何因养性灵。

世缘空物象,山色静仪刑。

落魄惊春柳,浮生亦水萍。

苦吟愁杜老,况别远公庭。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二十石洞云封

人间日月易飞奔,浪水桃花自一村。

怕有渔樵来往路,白云长积掩柴门。

(0)

送陈汝信

扬帆万里楚江行,君是无机亦有情。

千树梅花如问讯,罗浮同看日初生。

(0)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其四

游蜂舞蝶太匆匆,争较繁华一瞬中。

纵使花开能烂漫,不知荣落总成空。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