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亦已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亦已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当时儒术衰败的感慨和批评。诗中的“先生秦博士”指的是受尊敬的学者,而“秦礼颇能熟”则说明这些学者对于古代礼仪颇为熟知,但他们对于主上的提议却都持有保留态度,表明了当时士人对朝政的不满和无奈。"草具一王仪"一句描绘了一场简陋的祭祀或典礼,"群豪果知肃"则展示了参与者们严肃认真的态度。
接下来的“黄金既遍赐”揭示了权贵之间的贪婪和物质享受,而"短衣亦已续"则暗示了底层人民的贫困。最后两句“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学价值观衰败的哀叹,以及对于一些士人重新穿着古代服饰以表示怀旧或抗议的无奈和不解。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批评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更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关切。
晏婴长不满五尺,淳于饮能至一石。
老无功名未足叹,滑稽玩世亦非昔。
当年交友倾一时,谁料蓬门今寂寂。
陈山李石千载士,早死当为天下惜。
斯文显晦端有命,道悠运促非人力。
我今稽山一老农,百岁不死知何益。
后生可畏要有人,谁能隐若一敌国。
狂言勿发心自惊,归卧北窗还默默。
今日我复悲,坚卧脚踏壁。
古来共一死,何至尔寂寂。
秋风两京道,上有胡马迹。
和戎壮士废,忧国清泪滴。
关河入指顾,忠义勇推激。
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
立功老无期,建议贱非职。
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