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一无有,初种六株花。
青桐绿杨柳,相映成田家。
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造物知我心,初来尽枯槎。
开花已可贵,结子成益佳。
百事尽如此,一生复何嗟。
我生本穷陋,中年旅朝衙。
失脚堕南海,生还梦荒遐。
筑室虽不多,于我则已奢。
松筠伴衰老,已矣无复加。
空庭一无有,初种六株花。
青桐绿杨柳,相映成田家。
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造物知我心,初来尽枯槎。
开花已可贵,结子成益佳。
百事尽如此,一生复何嗟。
我生本穷陋,中年旅朝衙。
失脚堕南海,生还梦荒遐。
筑室虽不多,于我则已奢。
松筠伴衰老,已矣无复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庭中种花》,描绘了他在庭院中种植六株花的经历和感悟。诗人以空庭为背景,初见花木时它们还是枯枝,经过春雨滋润和阳光照耀,生机勃勃地发芽生长。他感叹造物主理解他的心意,让这些花从无到有,开花结果,给他带来了生活的乐趣。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尽管自己出身贫寒,中年离乡为官,历经挫折,但回归家中,有简朴的居所和松竹相伴,已觉奢侈。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