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愁莫遣朱弦鸣,此声更与愁人听。
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悽如动情。
何况思妇伤幽独,少年多艺颜如玉。
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
轻拢细撚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
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
此翁诗名自千古,诵诗亦叹琵琶女。
谁惜亭前泊舟客,颇为漂零动悽楚。
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
今宵月影祇三人,倚栏长啸空搔首。
抱愁莫遣朱弦鸣,此声更与愁人听。
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悽如动情。
何况思妇伤幽独,少年多艺颜如玉。
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
轻拢细撚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
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
此翁诗名自千古,诵诗亦叹琵琶女。
谁惜亭前泊舟客,颇为漂零动悽楚。
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
今宵月影祇三人,倚栏长啸空搔首。
这首宋诗《琵琶亭》是陈造所作,以琵琶声为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故事。首句“抱愁莫遣朱弦鸣”,表达了对愁绪的深深压抑,不愿让音乐再增添愁苦。接着,诗人通过“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凄如动情”描绘出琵琶声的凄婉,仿佛能触动人心,连月色和风都为之哀伤。
诗人进一步借“思妇伤幽独”和“少年多艺颜如玉”的形象,展现了琵琶女的孤独与才艺,以及自己的遭遇——“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他以自身经历与琵琶女的命运相联,表达出被贬谪的无奈与失落。
“轻拢细撚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描绘了琵琶女演奏时的深情,诗人聆听之余,心中充满感慨。接下来,“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暗示了琵琶声不仅触动了诗人,也打动了宴会上的人们,但这份共鸣并未得到真正的理解。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诗名虽传千古,却无人真正理解他的漂泊之苦,而琵琶女的技艺依旧在“亭前泊舟客”中引起共鸣。“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描绘了琵琶女以乐曲慰藉他人,自己却只能独自面对漂泊的凄楚。
全诗以月影下三人的场景收束,诗人“倚栏长啸空搔首”,流露出深深的孤寂与哀愁,琵琶之声成为连接古今,传递情感的纽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琵琶音乐的魅力与诗人的人生感慨。
杨将军,才且武,作镇边城勇貔虎。
海波㵿溔南风生,日夜登陴按楼橹。
扬兵耀武天欲倾,惊雷破山震鼙鼓。
震鼙鼓,县旆旌,纪律肃,步伍精。
止如山峙,来如风行。战无前阵,攻无坚城。
倭夷远窜海道平,坐令四野无交兵。
黎民久安堵,不见寇盗惊。杨将军,好士无与伦。
胡公老去萧生死,康生罗之为幕宾。
倚马作露布,挥戈净风尘。
谓予好奇节,论交握手意气亲。
平生慕鲁连轻世,肆志不羞贱与贫。
射书直欲谕燕将,蹈海不肯为秦臣。
方今三边用师旅,我将持书告当宁,佐君徂征固吾圉。
功成不受茅土封,笑指云山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