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
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
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
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
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厓山大忠祠(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首句“皇天不祐宰臣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无奈,暗示了即使有卓越的谋略和才能,也可能遭遇不幸的命运。接着,“万里楼船一浪休”以壮丽的场景反衬出结局的悲凉,楼船象征着英雄的事业,而“一浪休”则暗示了最终的失败与消逝。
“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知道自己的事业已经失败,也无法挽回,那么活着又有何意义?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隐含了对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感慨。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潮水按时来去,江水永不停息,以此对比人类历史的短暂与无常。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更迭的深刻思考。
最后,“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两句,以历史遗迹的消失与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形成对比。折戟代表战争的痕迹,销入尘海则意味着历史的遗忘;而人们仍然记得碙州,说明历史的记忆虽会随着时间淡化,但某些故事和情感却能被铭记于心,流传久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以及对自然与时间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使君佐郡俨行春,开府知名下令新。
手挈万金收死士,身藏半绶见乡人。
部分卷甲趋春雨,弩矢成行夹画轮。
引向辕门投谒罢,试看主客集鱼鳞。
¤
野性悦鸟鱼,客寓尚笼致。
正如好竹人,借居亦栽莳。
鹇鸟自南来,贸入西河里。
王孙好法书,笼以易吾字。
墨丝绣雪衣,绿罽作裆帔。
有时啭喉中,籥若袅云际。
日夕湖水波,秋树叶微紫。
送客不出门,白玉扫长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