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起倾国,江左凯旋师。
胜败寻常事,如何两不支。
秦兵起倾国,江左凯旋师。
胜败寻常事,如何两不支。
这首诗《咏史(其一)》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战争与胜负的深刻思考。
首句“秦兵起倾国”,开篇即以“秦”这一强大的国家为背景,描述了其军队的兴起,仿佛整个国家的力量都凝聚在了这支军队之中,形象地展示了秦军的强大与气势。
次句“江左凯旋师”,转而描绘了胜利归来的军队,这里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以东地区,暗示着这场战役发生在江南一带。凯旋的军队带着胜利的荣耀归来,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胜败寻常事,如何两不支”,则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对人性的拷问。战争中的胜败被诗人视为常态,但为何双方都无法坚持到最后,这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人性、战略的考量以及命运的无常。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于战争残酷性和人类情感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战争的宏大画卷,同时又深入探讨了战争背后的深层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