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宗室最称贤,遗事曾经阅简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空馀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惟有大风传。
汉家宗室最称贤,遗事曾经阅简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空馀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惟有大风传。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题为《河间献王墓》,通过对河间献王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汉家宗室最称贤,遗事曾经阅简编”,开篇即点明了河间献王作为汉朝宗室中的杰出人物,其事迹曾被记载于史册之中,流芳百世。这里以“最称贤”赞誉河间献王的德才兼备,以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颔联“偶过河间寻往迹,空馀荒冢带寒烟”,转而描述了诗人偶然经过河间之地,探访这位历史人物的遗迹。然而,眼前所见的只是一片荒冢,被寒烟笼罩,显得格外凄凉,表达了对河间献王离世后的哀悼之情。
颈联“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河间献王的敬仰与怀念。他频繁地查阅历史文献,试图通过阅读来了解河间献王的事迹和思想。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独自面对着关于河间献王的书籍,仿佛在与这位先贤进行心灵的对话。
尾联“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惟有大风传”,总结了河间献王虽未能亲眼见证盛世的雅乐兴起,但其精神与成就却如同大风一般流传至今,激励后人。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河间献王个人命运的惋惜,也强调了其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河间献王墓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我来当湖滨,坐阅五除夕。
年光倏流电,半百过瞬息。
俛仰畴昔时,抚景恒自惜。
遑遑若追忘,万里摇鞭策。
圣途虽云远,壮心如铁石。
仰钻日复日,寸累仍铢积。
晨飧未及饱,夕寝宁安席。
云胡远今时,自恕还自适。
颓颜无复少,短发日向白。
天衢浩无涯,进寸殊退尺。
古来圣贤人,未免遭穷厄。
顾肯当尘途,掷此千片璧。
念我意中人,耿耿明寸赤。
持此一杯酒,自讼还自责。
丈夫志千古,讵忍为形役。
百年能几时,逆旅栖过客。
煌煌照红烛,感此岁除迫。
杳然兴遐思,四顾樊笼窄。
晴露有佳花,狂风无健翮。
俭德勤自修,舒卷床头易。
乾坤重担子,知上谁肩脊。
《除夕自勉》【明·林光】我来当湖滨,坐阅五除夕。年光倏流电,半百过瞬息。俛仰畴昔时,抚景恒自惜。遑遑若追忘,万里摇鞭策。圣途虽云远,壮心如铁石。仰钻日复日,寸累仍铢积。晨飧未及饱,夕寝宁安席。云胡远今时,自恕还自适。颓颜无复少,短发日向白。天衢浩无涯,进寸殊退尺。古来圣贤人,未免遭穷厄。顾肯当尘途,掷此千片璧。念我意中人,耿耿明寸赤。持此一杯酒,自讼还自责。丈夫志千古,讵忍为形役。百年能几时,逆旅栖过客。煌煌照红烛,感此岁除迫。杳然兴遐思,四顾樊笼窄。晴露有佳花,狂风无健翮。俭德勤自修,舒卷床头易。乾坤重担子,知上谁肩脊。
https://shici.929r.com/shici/8bQK7JkW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