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间献王墓》
《河间献王墓》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汉家宗室最称贤,遗事曾经阅简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空馀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惟有大风传。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题为《河间献王墓》,通过对河间献王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汉家宗室最称贤,遗事曾经阅简编”,开篇即点明了河间献王作为汉朝宗室中的杰出人物,其事迹曾被记载于史册之中,流芳百世。这里以“最称贤”赞誉河间献王的德才兼备,以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颔联“偶过河间寻往迹,空馀荒冢带寒烟”,转而描述了诗人偶然经过河间之地,探访这位历史人物的遗迹。然而,眼前所见的只是一片荒冢,被寒烟笼罩,显得格外凄凉,表达了对河间献王离世后的哀悼之情。

颈联“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河间献王的敬仰与怀念。他频繁地查阅历史文献,试图通过阅读来了解河间献王的事迹和思想。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独自面对着关于河间献王的书籍,仿佛在与这位先贤进行心灵的对话。

尾联“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惟有大风传”,总结了河间献王虽未能亲眼见证盛世的雅乐兴起,但其精神与成就却如同大风一般流传至今,激励后人。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河间献王个人命运的惋惜,也强调了其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河间献王墓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送诸生往杭州时吴提学檄选诸生听讲三首·其一

燕语莺啼又半年,金针绣手问谁传。

扁舟试向西湖去,画本烟云别有天。

(0)

重泛当湖四首·其四

移船穿竹外,傍藻看鱼游。

雨足川源满,天青物色浮。

波扬千顷雪,山露一痕秋。

淫潦休伤稼,三农泪欲流。

(0)

除夕自勉

我来当湖滨,坐阅五除夕。

年光倏流电,半百过瞬息。

俛仰畴昔时,抚景恒自惜。

遑遑若追忘,万里摇鞭策。

圣途虽云远,壮心如铁石。

仰钻日复日,寸累仍铢积。

晨飧未及饱,夕寝宁安席。

云胡远今时,自恕还自适。

颓颜无复少,短发日向白。

天衢浩无涯,进寸殊退尺。

古来圣贤人,未免遭穷厄。

顾肯当尘途,掷此千片璧。

念我意中人,耿耿明寸赤。

持此一杯酒,自讼还自责。

丈夫志千古,讵忍为形役。

百年能几时,逆旅栖过客。

煌煌照红烛,感此岁除迫。

杳然兴遐思,四顾樊笼窄。

晴露有佳花,狂风无健翮。

俭德勤自修,舒卷床头易。

乾坤重担子,知上谁肩脊。

(0)

侍御袁德纯挽三首·其三

西屯幽壤可曾扃,又报龙川坠德星。

浮世尘头偏易白,皇天老眼为谁青。

愁生瘴海风声改,梦断乌台雨泪零。

不独岭南公论在,太平人口是碑铭。

(0)

次韵庄定山赠徐佥宪

定山金榜旧同袍,邂逅洪城识俊豪。

莫道卑官无眼孔,卑官眼孔或时高。

(0)

参军张兼素挽诗三首·其一

手翰封缄却寄君,忽传凶讣到江滨。

交情似我空扪泪,真率如君更几人。

赤手扶危陈短疏,丹心爱国是忠臣。

芳名自合留青史,岂少封章贲老亲。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