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间见梅》
《道间见梅》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

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

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

犹赖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jiānjiànméi
sòng / céngbǎi

yánsuǒxiàoqūnxúnchūnfēngkěnchūn

bīngbàngguāndàoxiāngféngshuāngbìnzàizhēngchén

liánjiǒngyóuhánjùnwèipiāoyáolèirén

yóulàidōngjūnjuānzhīnánběifānxīn

翻译
我在虚檐下期待欢笑,犹豫不决,因为没有春天的气息,我也不愿去追寻春天。
突然看见清瘦的身影在路上,满头白发的我们,在风尘仆仆中相遇。
我怜惜她孤独而与众不同,如同贫瘠的农夫,她的存在安慰了我漂泊不定的心灵,仿佛老友重逢。
还好有春天之神的眷顾,无论南北,枝头都焕发出新生。
注释
虚檐:屋檐下。
索笑:寻求欢笑。
逡巡:犹豫不决。
冰肌:清瘦的体态。
傍官道:在路上。
霜鬓:满头白发。
孤迥:孤独而与众不同。
犹寒畯:如同贫瘠的农夫。
慰我:安慰我。
东君:春天之神。
捐弃:抛弃。
一番新:全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梅花的独特景象,通过对梅花之美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 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气息尚未到来,而梅花却已经率先开放,显示出它对春天的渴望和不可抑制的生命力。

"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 这里通过“冰肌”、“霜鬓”的形象描写,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孤傲与美丽,以及它与诗人相遇时的意外之感。

"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独自立的同情以及它给予诗人的慰藉。梅花在严寒中仍然坚持自己的节操,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让诗人想起了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犹赖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不论环境如何都能保持自我、不断更新的精神状态的赞赏。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而“枝无南北”意味着梅花的美丽不受地域限制,每一次展现都是新的开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坚守自我的生命哲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石妇行二首·其一

贞妇生江南,少小称丰秾。

委身事良人,相与欢笑同。

良人去不返,两鬓常蓬松。

谓言有膏沐,未识谁为容。

日日上山望,水远山复重。

藁砧竟不来,望望终无穷。

一朝化作石,僵立由天公。

天公表坚贞,令与山始终。

仙衣绣藓晕,宝髻摇花丛。

滔滔日月逝,此石存高峰。

清名阅千古,劲节摩苍穹。

恨无采诗官,作诗颂遗踪。

用之邦国间,庶以消淫风。

(0)

题双桧

拔翠琪树林,双桧植灵囿。

上稍蟠木枝,下拂龙髯茂。

撑拿天半分,连卷虹南负。

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

(0)

宫词·其五十九

红药栏边晚吹轻,玉肌人醉撷芳英。

春衫旖旎香难已,却羡东风太有情。

(0)

宫词·其四十五

高丽新贡欲还朝,再御东回一水遥。

祖饯国门仍赐乐,屡传恩诏下层霄。

(0)

宫词·其四十二

清和景物称游遨,金屋亭亭瑞日高。

节物应时来别院,合中连络进樱桃。

(0)

宫词·其三十五

女儿妆束效男儿,峭窄罗衫称玉肌。

尽是珍珠匀络缝,唐中簇带万花枝。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