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人以平实之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这里诗人自比为历史上美貌绝伦的西施,以自己的文学才能比作战国时期的贤相左司马。这种自信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展现了白居易对自己才华的肯定。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诗人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以歌唱自娱,同时他的文学作品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传颂。这两句表明了诗人既有自我娱乐的能力,也拥有让自己的才华得到社会认同的实力。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花间,一位女子正在寻找芬芳之路;而在月光下,有一位僧人在名为剑池的地方过夜。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同角色的观察和描绘。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无法永恒的遗憾,以及对于历史上著名君主吴王(可能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即便身处佳境也不懂得品味和吟咏诗词的惋惜。这里“吟诗”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化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白居易个人才华与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反思情怀。
庾岭烟光,江南风景,冷落岁寒庭院。
疏林万木冻折,孤根独犯,晓霜回暖。
萼点胭脂,粉凝芳叶,依稀几枝初绽。
上层楼、月夜凭阑,风送暗香清远。
嗟往昔、汉妃临鸾,新妆才饰,艳绝人间金钿。
东君信息,造化工夫,却笑众葩开晚。
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
愿楼头、羌笛休吹,免使为花肠断。
依约疏林,见盈盈春意,几点霜蕤。
应是东君,试手作芳菲。
粉面倚、天风微笑,是日暖、雪已晴时。
人静么凤翩翩,踏碎残枝。
幽香浑无著处,甚一般雨露,独占清奇。
淡月疏云,何处不相宜。
陌上报春来也,但绿暗、青子离离。
桃杏应仗先容,次第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