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
《喜雨》全文
宋 / 张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救旱功何远,淋漓昼复昏。

风雷潜助势,草木岂知恩。

积霭消残影,枯源涨旧痕。

朗吟浑得意,重起凭前轩。

(0)
注释
救旱:指灌溉或下雨缓解旱情。
淋漓:连续不断。
昼复昏:从白天到黑夜。
风雷:自然现象,象征力量。
潜:暗中,秘密地。
草木:泛指植物。
积霭:浓密的云雾。
残影:残留的痕迹。
枯源:干涸的水源。
朗吟:大声吟诵。
浑得意:完全满意,心满意足。
重起:再次起身。
凭:依靠。
前轩:窗前。
翻译
拯救旱情的功劳多么深远,白天黑夜不停歇地灌溉。
风雨在暗中助力,草木又怎能知晓这恩惠。
浓厚的云雾消散,干涸的源头恢复了旧时的模样。
我高声吟诵,心中充满满足,再次起身倚靠窗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解救旱情的景象,通过对比干旱与滋润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恩赐之水的赞美和喜悦之情。首句“救旱功何远,淋漓昼复昏”写出了久旱之后,雨水带来的即时解渴之功,昏暗的天气再次被滋润的雨水所充满,展现了雨水急速而神奇的救赎力量。接着“风雷潜助势,草木岂知恩”一句,则通过风和雷声配合雨水一起到来的场景,强调大自然的力量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暗示了植物对于雨水恩泽的无知与接受,这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积霭消残影,枯源涨旧痕”两句,表现了雨水带来的变化:久旱留下的干涸之象被雨水冲刷干净,而曾经枯竭的水源又重新恢复了生机。这些意象都在强调雨水对于自然世界的滋润与复苏作用。

最后两句“朗吟浑得意,重起凭前轩”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在大自然的恩赐之下,诗人不仅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欣慰,更是通过这种情感体验,重新登上观察世界的高度(“重起凭前轩”),这意味着诗人的精神得到了提升和净化。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世界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喜悦,是一篇颇具画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咏
朝代:宋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猜你喜欢

八月二十日自澄赴申浦吴门作

山到虎丘尽,不随江海东。

草荒梅福市,花暗莫邪锋。

栖托旧相得,此行途未穷。

故园回首望,高下夕阳红。

(0)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四首·其一

草间偷活几沉浮,故国河山又送秋。

往事今情同此感,萧萧红豆绛云楼。

(0)

和吴昌硕见赠

举目河山涕泗垂,尘污未肯浼元规。

人间难著五君咏,家世宁忘十字碑。

乱后草荒愁却曲,病馀花事及将离。

让王惠念朱云直,拟借霜翰一问之。

(0)

寿太傅陆文端公吴太君八秩

相公大节能千古,三百年来第一人。

已是乔松贞晚岁,更教萱草茂长春。

胥江催送遗民老,续母还将旧德循。

九载不知王氏腊,未应看作两朝身。

(0)

花朝词二首·其二

东风蔼蔼飞白云,陌上细草初含薰。

朝来风日忽自媚,别有真宰难为君。

我向花前歌白纻,冥冥花气悄无语。

(0)

和刘季云秋感韵二首·其二

何年正始返馀风,往日文章付太空。

老去清愁人不识,西风吹损酒颜红。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