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缑岭莺歌巧,雨断巫峰蝶梦迷。
箧里春衫香未试,袖中秋扇敝犹携。
尘根漫尔思骑鹤,忿蒂凭谁学佩犀。
独倚画栏摘新蕊,却怜珠露满朝畦。
风回缑岭莺歌巧,雨断巫峰蝶梦迷。
箧里春衫香未试,袖中秋扇敝犹携。
尘根漫尔思骑鹤,忿蒂凭谁学佩犀。
独倚画栏摘新蕊,却怜珠露满朝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致的画面。首联“风回缑岭莺歌巧,雨断巫峰蝶梦迷”以动植物的活动来渲染季节的变换,风回转于缑岭,莺鸟歌声巧妙,雨停歇在巫山,蝴蝶梦境迷离,生动展现了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象。
颔联“箧里春衫香未试,袖中秋扇敝犹携”则转向人物的活动,通过描述女子未穿过的春衫还散发着香气,而秋扇虽已破旧但仍被携带,暗示了女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颈联“尘根漫尔思骑鹤,忿蒂凭谁学佩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骑鹤是古代文人追求仙逸生活的象征,佩犀则是对某种特定品质或身份的隐喻。
尾联“独倚画栏摘新蕊,却怜珠露满朝畦”收束全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独自倚靠画栏杆,采摘着新鲜的花蕊,却为满地的珠露所怜爱。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道在常人,日用之间,人自不知。
柰丛识纷纷,红尘衮衮,灵源不定,心月无辉。
人我山高,是非海阔,一切掀翻便造微。
诸贤眷,听清庵设喻,切勿狐疑。
先将清净为基。
用静定为庵自住持。
以中为门户,正为床榻,诚为径路,敬作藩篱。
卑顺和人,谦恭接物,服食兴居弗可违。
常行此,若工夫不闲,直入无为。
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
琼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
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
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
回首西山南浦。
问云物、为谁掀舞。
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
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
且从容对酒,龙香*茧,写平山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
《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
风雨五更头。
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
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
写幽情、恨杀知音少。
向何处,说风流。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