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
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
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
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
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
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
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名为《读方干诗因怀别业》。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 这两句表明诗人通过吟诵朋友的诗歌,能够感受到朋友的深情和内心世界,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心灵相通。
"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 "华发"指的是年轻时的容颜,而"新知少"则表达了与新朋友交往较少的况态;"沧洲"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地,而"旧隐深"则强调了诗人对过往隐居生活的眷恋。
"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潮水拍打着空旷的楼阁,夕阳西下时分,山影投射进昏暗的窗户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境。
"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种回忆:在高楼上度过的夜晚,庭院里的树枝似乎能辨识那些来自遥远大海的鸟儿,也许这些鸟儿带来了远方朋友的信息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旧友旧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知己深切的怀念之情。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
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
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
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
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
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
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