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十万户,隙地可桃花。
接叶团清露,疏窗影绛霞。
读书忘岁月,学圃是生涯。
错认迷津处,升堂小径斜。
吴城十万户,隙地可桃花。
接叶团清露,疏窗影绛霞。
读书忘岁月,学圃是生涯。
错认迷津处,升堂小径斜。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坞书屋的宁静与雅致。首句“吴城十万户,隙地可桃花”以吴城的繁华对比桃花坞的小巧,暗示出书屋虽处闹市,却能独得一片静谧。接着“接叶团清露,疏窗影绛霞”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屋内外的自然美景,露珠在绿叶间滚动,光影透过稀疏的窗户,映照出如霞般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读书忘岁月,学圃是生涯”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书海与园艺之中的生活态度,仿佛时间在这样的生活中被遗忘,只有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才是生活的全部。最后,“错认迷津处,升堂小径斜”以巧妙的比喻,将书屋比作指引心灵归宿的灯塔,即使在人生的迷雾中也能找到方向,暗示了书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避风港,更是精神上的慰藉之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桃花坞书屋的独特魅力,以及作者对于宁静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弃家锦宫城,结屋庐山前。
退鹢空悠悠,冥鸿自翩翩。
吟章一倾盖,见赏朱丝弦。
及此再承晤,交情重缠绵。
冥赏富云壑,清听穷风泉。
携壶流雪台,吹笙落星船。
重阴閟华景,平陆成修川。
君应有先识,化鹤不待年。
重来访旧隐,满目空悽然。
琴书竟奚属,诗画知谁传。
拊怀重感叹,回首还延缘。
摇摇松梢云,疑是巢中仙。
寻友逢三益,追欢且一时。
买鱼呼野艇,沽酒认村旗。
暂觉行歌乐,何妨醉舞僛。
牧儿休骇愕,横笛且须吹。
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万家珠翠还争赏,一郡笙歌又是狂。
惆怅东篱下黄菊,有谁来折泛瑶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