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水,清且閒。朝持长竿去,暮踏轻舟还。
江湖悠悠厌奔走,独挂渔罾向溪口。
水面游鱼不避人,江间白浪空回首。
细草平沙带绿蘋,微风不动波粼粼。
忽如青丝飐红鳞,低头坐睡了不闻。
亦知在兴不在物,江村水市徒纷纷。
沧浪水,清不浊,耳可洗,缨可濯。
江南风景殊不恶,耕田不如捕鱼乐。
我家住在潇湘东,长向沧浪忆钓翁。
借问矶头旧江水,春来几度桃花风。
沧浪水,清且閒。朝持长竿去,暮踏轻舟还。
江湖悠悠厌奔走,独挂渔罾向溪口。
水面游鱼不避人,江间白浪空回首。
细草平沙带绿蘋,微风不动波粼粼。
忽如青丝飐红鳞,低头坐睡了不闻。
亦知在兴不在物,江村水市徒纷纷。
沧浪水,清不浊,耳可洗,缨可濯。
江南风景殊不恶,耕田不如捕鱼乐。
我家住在潇湘东,长向沧浪忆钓翁。
借问矶头旧江水,春来几度桃花风。
这首《沧浪吟》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江湖生活画卷。诗中以“沧浪水”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与向往。
首句“沧浪水,清且闲”,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沧浪水”之清静闲适,引出后文对江湖生活的描述。接着,“朝持长竿去,暮踏轻舟还”,生动地描绘了渔夫每日的生活轨迹,从清晨持竿出海,到傍晚乘舟归来,生活节奏虽简单却充满诗意。
“江湖悠悠厌奔走,独挂渔罾向溪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喜爱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渔罾挂在溪口,既是渔夫的生计所在,也是诗人内心寻求宁静之所的象征。
“水面游鱼不避人,江间白浪空回首”,通过鱼儿与浪花的自由自在,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细草平沙带绿蘋,微风不动波粼粼”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面的美丽景色,绿蘋点缀于细草与平沙之间,微风吹过,波光粼粼,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忽如青丝飐红鳞,低头坐睡了不闻”,这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垂钓时的专注与悠闲比作青丝轻拂红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之美的状态。而“亦知在兴不在物,江村水市徒纷纷”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心灵的体验而非外在的追求。
最后,“沧浪水,清不浊,耳可洗,缨可濯”,诗人直接赞美了沧浪水的清澈,不仅能够洗涤身体,更能净化心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纯净的向往。
“江南风景殊不恶,耕田不如捕鱼乐”,诗人对比了农耕与捕鱼两种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后者更深层次的喜爱与认同,认为在自然中寻找乐趣才是最纯粹的快乐。
“我家住在潇湘东,长向沧浪忆钓翁”,诗人以自己居住的地方潇湘东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生活和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借问矶头旧江水,春来几度桃花风”,结尾处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开卷得其益,掩卷还相忘。
安使虚堂隅,皭然来清光。
大川有龙宅,百宝坚閟藏。
红为火齐丹,白者明月珰。
间以水佩青,世可无珩璜。
启缄听其择,暗欲难餍偿。
愿罗天隗奇,包以心混茫。
怀柔县东潦尽滩,长桥空卧沙渚宽。
去岁曾此待度难,茭楗绞缚劬且艰。
事半功倍古有言,不如乘时理信然。
村民道左鞠?跽,年年许觐颜尺咫。
今秋收穫询如何,都道人和缘岁美。
睹兹景象宁不喜,陡忆下河复被水。
多方赈恤付有司,曾否勤宣善经理,中心藏之何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