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寿祇百年,三万六千日。
逝者已如斯,因知来者疾。
一朝同蟪蛄,春秋更莫必。
亲朋谁后彫,屈指十去七。
出门寡所欢,兀尔闭虚室。
怀哉诵先民,世殊而揆一。
行即不能然,心实与之昵。
无始观我生,萧然泯劳逸。
中寿祇百年,三万六千日。
逝者已如斯,因知来者疾。
一朝同蟪蛄,春秋更莫必。
亲朋谁后彫,屈指十去七。
出门寡所欢,兀尔闭虚室。
怀哉诵先民,世殊而揆一。
行即不能然,心实与之昵。
无始观我生,萧然泯劳逸。
这首清代诗人吴隆骘的《间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以"中寿祇百年,三万六千日"起笔,指出人的寿命有限,时间飞逝如流水。"逝者已如斯,因知来者疾"进一步强调了时光匆匆,未来更加迅速。诗人以"一朝同蟪蛄,春秋更莫必"比喻生命的短促,如同秋蝉般短暂。
接着,诗人感叹亲朋好友的衰老离去,"亲朋谁后彫,屈指十去七",表达出对人事变迁的无奈。在孤独的生活中,"出门寡所欢,兀尔闭虚室",他选择自我封闭,沉浸在回忆和古人的智慧中寻求慰藉。"怀哉诵先民,世殊而揆一",他怀念古人,认为尽管时代不同,但人生的道理是相通的。
最后,诗人认识到自己无法阻止生命的消逝,但仍能保持内心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行即不能然,心实与之昵"。他以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无始观我生,萧然泯劳逸",将一切忧虑和疲劳视为过眼云烟,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生活琐事之中,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主客同舟西复东,花边烟雨柳边风。
谪仙先我诗层出,禊饮凭谁酒易空。
青雀渡头春树暗,白鸥沙外晚潮通。
相看此地情无极,吊古还寻放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