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昔目好吴钩,义士三千尽列侯。
霸业巳随云北散,雄图空复水东流。
荒台寂寂渔樵路,故垒萧萧草树秋。
惟有馆娃宫里曲,至今歌向采菱舟。
吴王昔目好吴钩,义士三千尽列侯。
霸业巳随云北散,雄图空复水东流。
荒台寂寂渔樵路,故垒萧萧草树秋。
惟有馆娃宫里曲,至今歌向采菱舟。
这首《苏台览古》由明代诗人宋登春所作,通过对吴王昔日辉煌与现今荒凉景象的对比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苍凉融为一体。
首联“吴王昔目好吴钩,义士三千尽列侯。”开篇即以吴王的好战性格和麾下三千勇士的英勇形象,勾勒出一段充满豪情与壮志的历史画面。然而,接下来的“霸业巳随云北散,雄图空复水东流。”两句转折,揭示了吴国霸业的最终消逝,如同云烟般飘散,雄图也随着流水东去,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
颈联“荒台寂寂渔樵路,故垒萧萧草树秋。”进一步描绘了如今苏台的荒凉景象,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荒废的台台、废弃的壁垒,被秋风落叶覆盖,显得格外凄凉。通过“渔樵路”和“草树秋”的细节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季节变换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尾联“惟有馆娃宫里曲,至今歌向采菱舟。”则以馆娃宫里的乐曲为线索,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便是在今日的荒凉之中,那曾经的歌声仍能在采菱舟上回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余音,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记忆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更蕴含了对人生、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宋登春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紧密融合,使得这首《苏台览古》成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治平时。暂垂帘,佑圣子、解危疑。坐安天下逾岁。
厌避万机。退处宸闱。殿开庆养,志入希夷。
扶皓日,浴咸池。看神孙、抚御千载,重雍累熙。
四方钦仰洪慈。
阴德远,仁功积,欢养罄九域,礼无违。事难期。
乘霞去,乍睹升仙,诰下九围。
泣血涟如,更鸾车、动春晚、雾暗翠旗。路指嵩伊。
薤歌凤吹。悠扬逐风悲。珠殿悄,网尘垂。
空坐湿,罔极吾皇孝思。镂玉写音徽。
彤管炜,青编纪,宁更羡周雅,播声诗。
云中小儿吹金管,向晚因风一川满。
塞北云高心已悲,城南木落肠堪断。
忆昔魏家都此方,凉风观前朝百王。
千门晓映山川色,双阙遥连日月光。
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钟彻清昊。
将军汗马百战场,天子射兽五原草。
寂寞金舆去不归,陵上黄尘满路飞。
河边不语伤流水,川上含情叹落晖。
此时独立无所见,日暮寒风吹客衣。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
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
榛芜掩前迹,苔藓馀旧痕。
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
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
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
岖嵚横道周,迢遰连山根。
馀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
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
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
旧规倾逸赏,新兴丽初暾。
醉后接㒿倒,归时驺骑喧。
迟回向遗迹,离别益伤魂。
览事古兴属,送人归思繁。
怀贤久徂谢,赠远空攀援。
八座钦懿躅,高名播乾坤。
松深引闲步,葛弱供险扪。
花气酒中馥,云华衣上屯。
森沈列湖树,牢落望郊园。
白日半岩岫,清风满丘樊。
旌麾间翠幄,箫鼓来朱轓。
闲路蹑云影,清心澄水源。
萍连浦中屿,竹绕山下村。
景落全溪暗,烟凝半岭昏。
去日往如复,换年凉代温。
登临继风骚,义激旧府恩。
《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唐·颜真卿】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榛芜掩前迹,苔藓馀旧痕。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岖嵚横道周,迢遰连山根。馀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旧规倾逸赏,新兴丽初暾。醉后接㒿倒,归时驺骑喧。迟回向遗迹,离别益伤魂。览事古兴属,送人归思繁。怀贤久徂谢,赠远空攀援。八座钦懿躅,高名播乾坤。松深引闲步,葛弱供险扪。花气酒中馥,云华衣上屯。森沈列湖树,牢落望郊园。白日半岩岫,清风满丘樊。旌麾间翠幄,箫鼓来朱轓。闲路蹑云影,清心澄水源。萍连浦中屿,竹绕山下村。景落全溪暗,烟凝半岭昏。去日往如复,换年凉代温。登临继风骚,义激旧府恩。
https://shici.929r.com/shici/4BZ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