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奇父不怜,颜路子不寿。
牛也忧兄弟,顗兮空良友。
买臣未终贱,室人谢丝萝。
版筑不入梦,高宗如说何。
相遇良偶然,不尔偶不遇。
天且莫之为,委心复奚虑。
伯奇父不怜,颜路子不寿。
牛也忧兄弟,顗兮空良友。
买臣未终贱,室人谢丝萝。
版筑不入梦,高宗如说何。
相遇良偶然,不尔偶不遇。
天且莫之为,委心复奚虑。
这首诗《感怀六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通过一系列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首句“伯奇父不怜,颜路子不寿”,以伯奇和颜回为例,说明即使贤德之人也可能遭受不公的命运,父慈子孝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寿命也不长。
接着“牛也忧兄弟,顗兮空良友”两句,以牛和顗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脆弱与不可靠,即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可能在关键时刻离弃或无法相救。
“买臣未终贱,室人谢丝萝”一句,借朱买臣的故事,说明即使才华横溢的人也可能在低谷时遭遇伴侣的背叛,如同离开了一棵可靠的树(丝萝,比喻依赖的对象)。
“版筑不入梦,高宗如说何”则以伊尹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即使像伊尹这样贤能的辅佐者,也可能被君主忽视或误解,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相遇良偶然,不尔偶不遇”点明了人生际遇的偶然性,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天且莫之为,委心复奚虑”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接受,认为无论命运如何安排,都应该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命运不公时的无奈与释然。
秋风秋雨,正黄昏、供断一窗愁绝。
带减衣宽谁念我,难忍重城离别。
转枕褰帷,挑灯整被,总是相思切。
知他别后,负人多少风月。
不是怨极愁浓,只愁重见了,相思难说。
料得新来魂梦里,不管飞来蝴蝶。
排闷人间,寄愁天上,终有归时节。
如今无奈,乱云依旧千叠。
古来何物支乾坤,除四书外旁无门。
晦翁乘风游混沦,天宇扫扫浮云昏。
周程扶起周孔尊,只手闸断狂澜奔。
当时正气横八垠,犹尔不免遭群喧。
曾几何日班廷鸳,晓梦有栩枌榆村。
翁已仙去谁招魂,有亭渠渠波沄沄。
风烟苔径新屐痕,滕侯肯堂之弟昆。
溪山荏苒更寒暄,空馀碧树吟霜猿。
人间兴废谁能论,桑田可变海可翻。
翁之所恃无有焉,斯文不死道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