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张致堂学宪·其二》
《寿张致堂学宪·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羽檄分驰校士中,天涯霜雪鬓边同。

忧时未易消乡梦,搦管尤深识化工。

孺子受恩收棫朴,何年报德答沙虫。

安期岩上清风起,枣色离离映远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遥远的边疆,霜雪覆盖的景色与诗人鬓发的白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诗中的“羽檄分驰”暗示了紧急军情的传递,与“校士中”的场景形成对比,展现了边关与朝廷之间的紧张关系。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和对“化工”的敬畏之情。

“忧时未易消乡梦”,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对国家的忧虑却难以平息,乡愁与国事交织在一起,难以割舍。“搦管尤深识化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职责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家治理之道的深入思考。通过“化工”一词,不仅指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了对政治治理的智慧和策略的赞美。

后半部分“孺子受恩收棫朴,何年报德答沙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年轻官员比作接受恩泽的孺子,需要在未来报答国家的恩惠,表达了对年轻官员成长与未来的期待。同时,“沙虫”可能象征着边疆的敌人或挑战,强调了年轻官员在面对困难时的责任与担当。

最后,“安期岩上清风起,枣色离离映远虹”以自然景象结尾,寓意深远。安期岩上的清风象征着变革与希望,而远处彩虹的映照,则预示着美好的未来。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深关切与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计偕途中四绝句·其四

济河北流复南流,行到天津南北愁。

人生顺逆虽有分,耐可此身居上游。

(0)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其十九

离骚未称佳士,庄叟竟不异人。

乞取楞严一卷,消除几日残春。

(0)

郧府偶成

浊酒杯谁共,残灯影自亲。

不应开阁后,千骑上头人。

(0)

榔梅岭

人言榔梅亭,真果已堪證。

无奈老饕何,只爱苏家杏。

(0)

江蓠馆十绝句为朱鸿胪在明题·其六快阁

披襟称快哉,天地雄风来。

何以金茎表,吸取露一杯。

(0)

楚行意颇不决聊成一章

邸吏空惊腰绶新,婆娑仍惜据梧身。

文章殢我终投笔,岁月欺人转积薪。

旧事懒听湘水曲,衰颜羞睹武陵春。

何如且作祗园主,经卷茶铛次第陈。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