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灯照夜惟闻说,皓月当空不用寻。
个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
神灯照夜惟闻说,皓月当空不用寻。
个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
这首诗由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名为《方广圣灯次敬夫韵》。朱熹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文往往蕴含深刻哲理与道德教诲。
“神灯照夜惟闻说,皓月当空不用寻。”这两句描绘了夜晚中神灯照亮黑暗,无需寻找明亮的皓月,暗示着真理或道德的指引如同神灯一般,清晰而直接,不需要复杂的追寻。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神灯象征着智慧、真理或道德的指引,而皓月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光明,两者并提,强调了内在光明的重要性。
“个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内在的觉醒和理解,人们能够达到真正的领悟,进而修正自己的内心,使之心正。这里的“个里”指的是深入内心、真正理解的层面,“忘言”则意味着超越语言的限制,达到一种心灵的直接体验和理解。通过这样的内心觉醒,人们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追求真理、道德修养以及内心觉醒的重要性,体现了朱熹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秩序的深刻思考。
阳春百花发,鼠姑擅盛名。
今春雨水迟,三月方含英。
嫣然倚东风,解语真倾城。
主人开琼筵,邀客吹金笙。
行乐贵及时,相与各尽觥。
长歌发慷慨,所愁节序更。
年时携手伴,落落如晨星。
骨肉多远别,踽踽难为情。
身遥心自近,梦想通精诚。
岂无鱼与雁,奈此千里程。
温凉叙片纸,离怀难尽倾。
岁月日以去,忧思日以盈。
愿附飞鸿翮,乘风以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