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瑞下平世,岂必一树栖。
朝鸣江梧东,夕语陇竹西。
伶伦奉轩后,截管相与齐。
和音谐钧天,众声次昂低。
黄钟肇大律,四序乃不迷。
天地一以准,造物窥先倪。
丹山久寂寥,楚狂歌德衰。
宁知仲尼后,百世闻喈喈。
□□千仞姿,翙翙五采仪。
群羽相从之,效职各参差。
□□因农劝,钩辀缘客悲。
风俗或有间,道路相是非。
□君关西胄,清白振前遗。
官居扫一室,蔬茹备晨炊。
□□交蓬堵,扪虱亲布衣。
布衣无所言,清时愿有为。
新春刷骢马,况今当远违。
挥策长江澨,振辔清渭湄。
载歌周雅篇,复咏召南诗。
凤瑞下平世,岂必一树栖。
朝鸣江梧东,夕语陇竹西。
伶伦奉轩后,截管相与齐。
和音谐钧天,众声次昂低。
黄钟肇大律,四序乃不迷。
天地一以准,造物窥先倪。
丹山久寂寥,楚狂歌德衰。
宁知仲尼后,百世闻喈喈。
□□千仞姿,翙翙五采仪。
群羽相从之,效职各参差。
□□因农劝,钩辀缘客悲。
风俗或有间,道路相是非。
□君关西胄,清白振前遗。
官居扫一室,蔬茹备晨炊。
□□交蓬堵,扪虱亲布衣。
布衣无所言,清时愿有为。
新春刷骢马,况今当远违。
挥策长江澨,振辔清渭湄。
载歌周雅篇,复咏召南诗。
这首元代丁复的《凤瑞送杨筦勾赴西台御史》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凤凰祥瑞的意象,寄寓了对友人杨筦勾出仕为官的期许和对时局的感慨。首联“凤瑞下平世,岂必一树栖”寓意杨接管勾在太平盛世得以施展才华,不必局限于一地。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凤凰鸣叫、音乐和谐等意象,象征着公正之声在朝廷中响起,四季有序,暗指国家治理得当。
诗人提到“丹山久寂寥,楚狂歌德衰”,暗示昔日的道德风尚有所衰退,但期待像孔子那样的贤者能再次引领风潮。凤凰的高洁形象“千仞姿,翙翙五采仪”象征友人的高尚品格,群鸟追随,各有其职,寓意杨筦勾将秉持职责,积极作为。
诗中还提及友人因农事而劝勉,以及面对世风民俗的忧虑,反映出对民生的关注。友人丁复自己则过着简朴的生活,“官居扫一室,蔬茹备晨炊”,与蓬门陋巷为伴,保持清廉。他虽身在低位,却心怀天下,希望在清平时代有所作为。
最后,诗人祝愿杨筦勾如骏马新刷,即将启程前往远方任职,沿途吟咏雅颂之诗,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仕途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寄寓深意,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和理想。
东风未转,珍重梅花无恙。
正凄绝、人间何世,梦雨荒唐。
万叠寒波,怨流羌管不成商。
孤鸿雪际,拳鸦树杪,残画秋妆。
寄语众仙,钧天沈醉,休问霓裳。
镇相对、朱楼隔雾,人语微茫。
山尽平芜,凤城西畔尚斜阳。
抟沙心事,回灯泪影,都费商量。
呼深杯浇愁。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
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花泪尽,山容秋。
问大江、何时西流。
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无计诉灵修。
浮云意,空悠悠。早临风倦笛,吹满蘋洲。
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芳草绿,催行舟。
料月明、今宵南楼。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
海样相思,天边昨夜,杯酒莫劝无情。
佳人私语暗祝,檀心微吐,一点芳樱。燕燕莺莺。
到年光去也,总可怜生。望远愁凝。
化啼鹃、珠泪先零。
又还是碧桃,嫁了如今凄绝,落絮飘萍。
黄昏读曲,有个红红,小字分明。
偷呼绛树,恁鹦哥、也学双声。
莫断肠、鸳冢浇取,寒烟碎佩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