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二首·其一》
《点绛唇.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0)
注释
闲倚胡床:闲着无事坐于胡床。
闲:指办公之余。
倚:坐靠。
庾公楼:用东晋庾亮(公元289-340年)在武昌乘月登南楼典故。
别乘:汉朝称郡守的副手为别驾,别:另外。
郡守乘车出行。
副手乘另外的车跟随,所以叫别驾。
“乘”也是驾车之意,宋代通判(知州事的副手)相当汉代别驾。
这里“别乘”当指袁毂。
风月平分破:享受美景,你和我各一半。
翻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点绛唇·二首(其一)》中的片段,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画面。诗人悠闲地倚靠在胡床上,目光所及之处是庾亮楼外连绵起伏的山峰,仿佛千朵莲花盛开,景色优美。他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只有明月清风为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寂与自在。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两句,诗人以月亮和清风自比,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但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满足。接下来,诗人提到“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似乎是在期待着朋友的到来,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分享这风月之乐,增添生活的热闹与互动。

最后,“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一句,诗人感慨自从有了这份共享的风月,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仿佛这份宁静与美景被平分,使得孤独感得以缓解,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珍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渔家傲·雪月照梅溪畔路

雪月照梅溪畔路。
幽姿背立无言语。
冷浸瘦枝清浅处。
香暗度。
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
菱花相对成清楚。
谁解小图先画取。
天欲曙。
恐随月色云间去。

(0)

对雪六首

影乱侵书幌,花轻辍酒杯。
襟怀同落寞,气象亦崔嵬。
屡折参云竹,偏凌照水梅。
红炉方尔附,未可论寒灰。

(0)

哭王仲密四首

场屋行迟暮,田庐卧寂寥。
壮图藏翰墨,高行落渔樵。
会哭诸朋盛,衔哀一奠遥。
系舟江岸绝,愁望定山潮。

(0)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

几度春风信陆沉,曾题醉笔写花阴。
诗情不复随风乱,今日花前对展禽。

(0)

韩魏公生日三首

新秋再宿澂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
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
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
勋名屈指中阶少,富贵抽身北道归。
翁子乡邦才得请,邺王台观已增辉。
拥旄欲去观民政,仗钺俄来统将威。
信令指挥千帐帖,仁恩涵养百城肥。
西方几月留旌节,南面终朝待袞衣。
入幕最容孤迹早,捧觞尤抱寸心微。
初逢诞日称公寿,长愿台星辅帝晖。
考近汾阳功更似,德攀卫武道犹非。
洪鑪物品常无滞,翘馆群英永有依。
拜赐韦贤车服盛,元城传诏到庭闱。

(0)

留守安抚司徒侍中生辰三首

七月穹旻大火流,元精信宿降伊周。
公师一品仪型重,将相三朝德业优。
桑梓乡邦兼镇抚,苴茅封国正居留。
人间盛事仍难老,富贵功名未白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