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是通隐,赏藻亦吾曹。
节自披裘著,名因结袜高。
一经元汝在,三管欲谁操。
旧有南州榻,春风共浊醪。
知君是通隐,赏藻亦吾曹。
节自披裘著,名因结袜高。
一经元汝在,三管欲谁操。
旧有南州榻,春风共浊醪。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题赠给友人徐常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徐常甫才华的认可和对他品格的赞赏。首句“知君是通隐”直接称赞对方深藏不露的才智,暗示徐常甫在学问上有着深厚的底蕴。次句“赏藻亦吾曹”则表明诗人自己也欣赏徐常甫的文采,认为他与自己一样是才华出众之人。
“节自披裘著”暗指徐常甫坚守节操,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保持高尚情操,这里的“披裘”可能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而“名因结袜高”则借古人的典故,如汉代名将赵充国的“结袜”故事,赞美徐常甫虽然名声在外,但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
“一经元汝在,三管欲谁操”进一步强调徐常甫的学识过人,即使在经书领域独步,无人能及。“三管”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三种经典文献,表达对其博学的敬佩。最后两句“旧有南州榻,春风共浊醪”则以友情相许,邀请徐常甫共享春日时光,一同品酒论道,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内涵丰富,既赞扬了徐常甫的才学和品格,又流露出诗人与之的亲密关系,是一首典型的赠诗佳作。
腰君七星嵌首之剑,冠军五岳真形之冠。
越裳正多事,南望天漫漫。
扬鞭一笑抵百蛮,丈夫意气轻关山。
冯唐喊信边人诵,此去原为知己用。
貔虎奋怒豕蛇穷,坐见华夷成一统。
画沙聚米殊模糊,倩君健笔为之图。
天险神奸收尺幅,㕙毫三寸胜万夫。
马下露布盾鼻墨,英雄不脱书生色。
画中形势已瞭然,出奇制胜人莫测。
一尺之面七尺身,凌烟云台非异人。
不捣黄龙意未快,九天忽下佳兵戒。
丹青闲然李将军,笔尖未达西南界。
剑不跃,冠且弹。
一官已觉君恩重,百战方知将略难。
髀肉久生犹喑哑,风云奇气重追写。
披图仿佛闻鼓鼙,匹马短衣真健者。
方今海上未洗兵,天心人事多不平。
太阿柄下移,补履名分轻。
偶看从军图,思作从军行。
君行君法再拭土,吾戴吾头须结缨。
平填瀛海铲三岛,貌取扶桑万丈献阙廷。
芙蓉古色竹皮样,双鬓虽华气逾壮。
知君终非百里才,对镜自画封侯相。
《冠剑从军图为陈搢鱼书题》【清·黄人】腰君七星嵌首之剑,冠军五岳真形之冠。越裳正多事,南望天漫漫。扬鞭一笑抵百蛮,丈夫意气轻关山。冯唐喊信边人诵,此去原为知己用。貔虎奋怒豕蛇穷,坐见华夷成一统。画沙聚米殊模糊,倩君健笔为之图。天险神奸收尺幅,㕙毫三寸胜万夫。马下露布盾鼻墨,英雄不脱书生色。画中形势已瞭然,出奇制胜人莫测。一尺之面七尺身,凌烟云台非异人。不捣黄龙意未快,九天忽下佳兵戒。丹青闲然李将军,笔尖未达西南界。剑不跃,冠且弹。一官已觉君恩重,百战方知将略难。髀肉久生犹喑哑,风云奇气重追写。披图仿佛闻鼓鼙,匹马短衣真健者。方今海上未洗兵,天心人事多不平。太阿柄下移,补履名分轻。偶看从军图,思作从军行。君行君法再拭土,吾戴吾头须结缨。平填瀛海铲三岛,貌取扶桑万丈献阙廷。芙蓉古色竹皮样,双鬓虽华气逾壮。知君终非百里才,对镜自画封侯相。
https://shici.929r.com/shici/ksYF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