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鸡鸣声不恶,祖生夜舞司州幕。
南来击楫向中流,杀气横秋尽幽朔。
手提一剑驯两龙,黄河以南无战锋。
十州父老皆部曲,谁遣其儿作都督。
中原未清壮士死,遗恨吴江半江水。
城头鸡鸣声不恶,祖生夜舞司州幕。
南来击楫向中流,杀气横秋尽幽朔。
手提一剑驯两龙,黄河以南无战锋。
十州父老皆部曲,谁遣其儿作都督。
中原未清壮士死,遗恨吴江半江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雄壮的画面,以鸡鸣破晓的城楼为背景,引出祖逖(即祖生)这位历史人物的典故。祖逖在梦中舞剑于司州幕府,象征着他的壮志和决心。他挥剑指向长江中流,意欲扫清北方的敌寇,杀气弥漫,直指幽朔之地。
诗人接着写祖逖手提宝剑,驾驭两条龙(可能象征勇猛和权势),展现了他在黄河以南地区的威慑力,使得无人敢挑战。他将十州的百姓视为自己的部属,显示出他的领导能力和深得民心。然而,壮志未酬,壮士在中原平定之前就已离世,他的遗憾化作了吴江半江之水,表达了对英雄早逝的惋惜和对国家未能安定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祖逖的故事,寄寓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李东阳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塞英雄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冰蚕吐丝寒玉苍,老龙磨角玄云香,半生食汝充饥肠。
正尔悒悒伤弓亡,一日到眼惊余皇,欲呼未见谁鬣长。
庸奴自愧取不臧,艴然持之走盖藏。
呜呼得失安可常,我不善保遗渠殃,苟能藏之殃而祥。
但随牛后失所当,枯竹尚作神龙骧。
安得石精变化飞堕桑君旁,塞翁失马心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