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挽歌·其一》
《古挽歌·其一》全文
唐 / 于鹄   形式: 古风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

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见此切肺肝,不如归山好。

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

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0)
注释
双辙:车轮留下的两条痕迹,这里指代送葬的车队。
郭门:城门外。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东西道:向东向西延伸的道路。
送死:指送葬,处理丧事。
生:日常生活。
终老:活到老,自然老死。
见此:看到这些。
切肺肝:形容极度悲痛,如同刀割肺肝。
归山:归隐山林,比喻远离尘世。
哀哭声:悲伤哭泣的声音。
默默:安静,没有声音。
安怀抱:使内心得到安宁。
时尽:时间到了,指寿命终结。
物化:指死亡,自然界万物变化之一。
免生:避免在生前。
世间:世界上。
寿者:长寿的人。
稀:稀少。
悲伤恼:因悲伤而烦恼。
翻译
两行车辙离开城门外,长长的道路绵延东西方向。
送葬的队伍比生活中的场景更为常见,很少有人能安然活到老。
目睹此景,痛心疾首,倒不如归隐山林为好。
听不到悲伤的哭泣声,在宁静中安抚自己的心怀。
时候到了就顺应自然的变化离去,从而避免了活着的忧愁和烦扰。
世间长寿的人如此稀少,大多都为悲伤之事所困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设立了一个悲凉的场景,通过车辙穿越城门、道路延伸的画面,传递了一种离别与哀伤的情愫。

接下来的“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更是直击人心,揭示出生命易逝、寿命难以预料的悲凉事实。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死亡的频繁和生命的短暂,以及能够安享晚年者之稀少。

“见此切肺肝,不如归山好”表达了一种逃离世俗纷争,向往自然清净生活的心情。诗人将内心的悲痛与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愿望。

“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则是诗人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情感表达。虽然外在没有哀哭之声,但内心却充满了安抚自我的情感,这种沉默中的自我安慰,反映了一种深重的悲伤。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则是对时间流逝和自然规律的一种认知。诗人似乎在说,当时间过去,一切都会随之改变,而这种变化也许能够带来一种解脱,减少生活中的忧虑。

最后,“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珍贵与人们对长寿渴望而难以实现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哀愁。诗人通过这种表达,传递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接受。

总体来看,这首古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细腻的心理描绘和哲学般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悲凉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
朝代:唐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西爽楼图赠王主簿

几度登临托远思,楼中山色意中诗。

西风又复来看画,却忆扁舟送别时。

(0)

次韵偶感·其一

新浴兰汤重理妆,佩声隐约碧罗裳。

寻常不为春风妒,谁信相逢也断肠。

(0)

春怀次韵杨署令·其二

柳条处处线毵毵,只在离亭便不堪。

几度看花并送客,暖风晴雨到江南。

(0)

怀王介休

花落又花开,思君酒一杯。

故山千万点,长向夕阳来。

(0)

萱草

翠叶春初解,香苞晓尚含。

东风生百草,何尔独宜男。

(0)

逢侠客

由来燕赵士,意气负平生。

买妓千金醉,平戎一剑行。

君王曾锡宠,宾客尽知名。

今日狭邪道,相逢重结盟。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