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出三十客,今趋万里程。
才高官未称,词与笔俱精。
珠玉忘形秽,江山共眼明。
莫嫌巴蜀远,扬马各文鸣。
颖出三十客,今趋万里程。
才高官未称,词与笔俱精。
珠玉忘形秽,江山共眼明。
莫嫌巴蜀远,扬马各文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官未及时的文人,怀抱远大志向,踏上万里之行。诗中的“颖出三十客”暗示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才气,尽管年纪尚轻却已有所建树。"今趋万里程"则显示了一种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表明诗人志存高远,不满足于现状。
“才高官未称”一句透露了诗人的才能与地位之间的不符,反映出诗人对社会认同感的缺失和对理想地位的追求。"词与笔俱精"则强调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双重才华,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达到了高水平。
“珠玉忘形秽”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品味,这里的“珠玉”象征着高洁无瑕的精神境界,而“忘形秽”则是说在这样的追求中,个人形骸的界限似乎已经模糊。"江山共眼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洞察力,这里的“江山”象征着广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观,而“共眼明”则是说这些景色就像是诗人的眼睛一样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莫嫌巴蜀远,扬马各文鸣”,则是在鼓励读者不要因为距离(比如巴蜀之遥)的阻隔而气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和贡献,就像诗人所说的“扬马各文鸣”一样,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