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烛词臣在外庭,青钱学士已登瀛。
回廊屈曲随岩阜,挟策何妨取次行。
莲烛词臣在外庭,青钱学士已登瀛。
回廊屈曲随岩阜,挟策何妨取次行。
此诗描绘了宋代文人雅士在艮岳书馆中的生活场景。首句“莲烛词臣在外庭”,以“莲烛”象征文人的才华与高洁,将他们比作在宫廷外独立思考、才华横溢的词臣,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接着,“青钱学士已登瀛”一句,通过“青钱”这一形象,比喻学士们如同珍贵的货币一般,已经步入了知识的海洋,展现出他们在学问上的成就与追求。
“回廊屈曲随岩阜”描绘了书馆内曲折蜿蜒的回廊,与周围的山丘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空间感。最后,“挟策何妨取次行”则表达了文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阅读、思考,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随心所欲地探索知识的广阔天地,体现了他们对自由学术探索的向往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艮岳书馆内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人学者自由学术生活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