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
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
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
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
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点绛唇》。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岘首亭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寄身异地的孤独感受和对归乡的渴望。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水画面,岘首亭似乎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羊碑,即古代刻有文章或题记的石碑,这里“羊碑泪”则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宦游如寄。”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宦游即为官作客,宦海漂泊,而“如寄”则强调了一种暂时居住、不稳定的感觉。
“且伴山翁醉。”在这种孤独和飘零的生活中,诗人选择与山中的老者(山翁)一起饮酒以忘却烦恼。
“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这里的“鲛人”可能指的是渔民或是水边的人。而“江皋佩”则有江边美景的意思。诗人似乎在对这些不懂得诗意之美的人诉说自己的心声,但他们却无法理解。
“将归思,晕红萦翠。”随着归乡的念头涌上心头,自然界的景色也变得更加鲜明和迷人。这里“晕红萦翠”可能是对晚霞或花朵的描述,充满了诗意的美丽。
“细织回文字。”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将这些情感和景色编织成文字,以便留存和传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而不失情致的生活态度。
无渡河,浪花无蒂高峥嵘。
莫登楼,茫茫芳草难为情。
华轩宝马只好路旁看,冶金伐石空留后世名。
古来惟有竹林诸人称达生,一醉之外万事鸿毛轻。
可怜痴人竞声利,坐使方寸森五兵。
散花洲上青山横,野鱼可脍菰可烹。
脱冠散发风露冷,卧看江月金盆倾。
厌烦只欲长面壁,此心安得顽如石。
杜门复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
燕宫最盛号花海,霸国雄豪有遗迹。
猩红鸭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繁华一梦忽吹散,闭眼细思犹历历。
忧乐相寻岂易知,故人应记醉中诗。
夜阑风雨嘉州驿,愁向屏风见折枝。
雨来猛打窗,灯暗犹照壁。
老人耿不寐,抚事悲夙昔。
风生桔柏渡,马病金牛驿。
袅枝猿下饮,登树熊自掷。
危巢窥鹘栖,深雪见虎迹。
至今清夜梦,犹想嶓山碧。
废弃谢功名,老疾辍行役。
赋诗虽不工,聊用慰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