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阙天高暮雨收,青钱沽酒醉兰舟。
蓼花曲岸回残照,禾黍西风动早秋。
三载空成南国梦,一官还向上林游。
遥思今夜吴门月,几处穿针阅女牛。
燕阙天高暮雨收,青钱沽酒醉兰舟。
蓼花曲岸回残照,禾黍西风动早秋。
三载空成南国梦,一官还向上林游。
遥思今夜吴门月,几处穿针阅女牛。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七夕舟次杨村》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燕阙天高暮雨收”写出了傍晚时分雨后天空的开阔与宁静,暗示着诗人乘舟出行的背景。接着,“青钱沽酒醉兰舟”描绘了诗人以铜钱买酒,陶醉于舟中的闲适生活。
“蓼花曲岸回残照”描绘了岸边蓼花在夕阳下摇曳的美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因为“残照”往往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而“禾黍西风动早秋”则进一步点明季节转换,西风带来凉意,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含诗人仕途的变迁。
“三载空成南国梦”表达了诗人过去三年的漂泊与梦想未能实现的感慨,而“一官还向上林游”则暗示他此行可能是公务或仕途上的变动,即将前往京城。“遥思今夜吴门月”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吴地亲人的思念,想象他们在七夕之夜穿针乞巧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挂念,具有浓厚的怀人思乡之情。
古来高僧能不俗,俗人以敬僧为福。
近代僧每类俗人,僧俗二般俱碌碌。
是以我惟号半僧,得僧之半亦已足。
何期匡南有梦庵,其人非僧更非俗。
示我本言及清言,剖胆见肝空罪福。
梦庵境界总全真,向外求真自劳碌。
我亦当年号梦观,与君同梦无僧俗。
咄哉匡山古道场,于今何异垄断局。
不有道者梦其间,俗杀木石与麇鹿。
我来高卧未同年,梦里名山境既熟。
白云岭表系归情,剩下松间未了局。
请君细看老棋盘,胜算全收方是足。
是真是梦尽输筹,惺惺却恃黄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