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鹃·其一》
《闻鹃·其一》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0)
翻译
帝王的灵魂声声悲切,让我无法抵挡这哀痛
都是因为国家破碎,怎能说是责怪春天太深沉
枕头上的隐士思绪万千,灯光下旅人的内心愁苦
花朵仿佛带着哀怨的鲜血,洒满山林各处
注释
帝魄:帝王的灵魂。
切:悲切。
教侬:使我。
听不禁:无法抵挡。
都缘:全是因为。
伤国破:国家破碎。
岂是:怎能是。
怨春深:责怪春天深沉。
枕上:枕头上。
幽人:隐士。
思:思绪。
灯前:灯光下。
逆旅心:旅人的心。
花枝:花朵。
疑恨血:带着哀怨的。
到处:各处。
映山林:洒满山林。
鉴赏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闻鹃(其一)》,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诗中通过鹃鸟声声切的叫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破碎、人民受苦的深沉哀痛和无尽思念。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开篇即以鹃鸟的叫声为背景,"帝魄"指的是鹃鸟,这里借用其悲鸣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哀伤。"教侬听不禁"则说明这声音让人无法抗拒,是如此地触动人心。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诗人的情感来源,不仅仅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而生出愁绪,而是因为国家的破碎和人民的苦难,这才是深层次的哀痛所在。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这里诗人通过夜晚躺在枕头上的思念,以及点灯时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表达了自己孤独旅途中的思念之深。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最后两句则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花枝疑恨血"来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哀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受,"到处映山林"则是这种哀痛与自然景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强烈哀痛。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江南弄

秋江日暮天无云,兰舟桂楫何纷纷,美人如花簇罗裙。

簇罗裙,斗玉腕,歌采菱,归去晚。

(0)

燕京曲

绰约两青娥,一笑遥相遇。

何处问侬家,玉河双柳树。

(0)

子夜变歌

期欢半夜来,忽复月光晓。

九月芙蓉花,颜色讵长好。

(0)

名都篇

三河聚年少,五都盛材雄。

倾赀灞上水,结客咸阳东。

呼鹰过长乐,走马游新丰。

左櫜插楛矢,右箙弯良弓。

控弦疾流星,鸣镝如追风。

穿杨竞百步,蹲甲洞七重。

仰面落九乌,俯身拾双鸿。

万夫为辟易,观者盈道中。

日暮还城郭,华筵撞笙镛。

屏间拥稚齿,坐右罗妖童。

烹鲜割翠缕,椎牛炙黄熊。

酣歌酌太白,慷慨嘘长虹。

呼卢列明烛,良夜未及终。

酒阑拔剑去,斜月犹朣胧。

(0)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七渡泸

渡泸师徒一何劳。五月盛暑深入不毛。

托孤寄命,予惟伊咎陶。劳实在予,予曷敢逃。

五月盛暑深入不毛。获彼大酋以令群豪。

七纵七擒,俾返其巢。众慑天威,永戴大朝。

振旅而还,徒御弗号。雍雍旆旌,肃肃羽旄。

文德诞敷,爰格有苗。千秋两阶,载睹唐尧。

(0)

送张少尹元文还任新喻兼寄李明府伯承

群玉峰头华月低,九仙台上白鸾栖。

乘秋欲借王乔履,一夜高飞吴楚西。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