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全文
宋 / 柴元彪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淡柳平芜,乱烟疏雨。雁声叫彻芦花渚。

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

切切归期,盈盈尺素。断魂正在西兴渡。

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

(0)
翻译
稀疏的柳树和草地,夹杂着纷乱的烟雾和小雨。雁鸣穿透了芦花丛中的小洲。
亭前的落叶被秋风吹落,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找不到寄托之情的地方。
急切地期待回家的日子,信笺上满载思念。心神不宁,我在西兴渡口等待。
傍晚时分,船只空荡荡地载着深深的忧愁而来,潮水一声咆哮,将我心中的愁绪推向远方。
注释
淡柳:稀疏的柳树。
平芜:平坦的草地。
雁声:大雁的叫声。
芦花渚:长满芦苇的小洲。
西风:秋风。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长条白绢,代指书信。
西兴渡:地名,可能是一个渡口。
潮头:海潮或江潮的顶部。
推将去:形容潮水推动着情感远去。
鉴赏

这首《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是宋代词人柴元彪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淡柳平芜,乱烟疏雨",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水墨画卷,淡雅的柳树与广袤的草地在烟雨中显得朦胧而寂寥。接着,"雁声叫彻芦花渚",雁鸣声穿越芦花丛生之地,增添了凄清的氛围。

"亭前落叶又西风",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转换和词人内心的落寞,落叶与西风共同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断送离怀无著处",直接表达了词人无法排遣的离别之情,深沉而感伤。

下片转而写到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切切归期,盈盈尺素",表达了对归期的急切和通过书信寄托相思之情。然而,"断魂正在西兴渡",词人的心魂似乎被滞留在西兴渡口,暗示了归途的遥远和内心的苦楚。

最后两句"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词人的情感波澜,满船的愁绪如同潮水般涌来,又被汹涌的潮水带走,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情绪的起伏和无可奈何。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在异乡的秋日怀念旧游,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柴元彪
朝代:宋

柴元彪,(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尝官察推。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元彪工诗,著有袜线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隐集,《四库总目》中。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三

东行西行,指天指地。

尽谓如来降生,我道魔王出世。

一棒打杀,贵图太平。时当孟夏,麦绿桑青。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七

是贼识贼精识精,南泉无过强惺惺。

赵州礼拜归堂去,前箭犹轻后箭深。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一

唇上必并班豹剥,舌头当的帝都丁。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0)

赞应庵和尚

眼大如环,头匾似扇。

从来不省己非,偏笑漳泉福建。

著实处用无七纵八横,脱空时曰有万化千变。

焚香稽首赞扬,也是神头鬼面。

(0)

隆报著长老请赞

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

了无禅道与人参,滴水便见波澜起。

太醒醒,难比拟。

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

(0)

送如水头

如如方解说,此说若为通。

戳瞎摩醯眼,掀翻宇宙空。

枯柴聊作用,活火展家风。

去去休言别,智音一笑同。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