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簪裾陪盛列,终年深隐养天机。
静闻风雨眠渔艇,闲称林泉挂道衣。
门接水村多野色,鹤当莎径立残晖。
高吟幽赏无羁束,始觉趋时事事非。
不爱簪裾陪盛列,终年深隐养天机。
静闻风雨眠渔艇,闲称林泉挂道衣。
门接水村多野色,鹤当莎径立残晖。
高吟幽赏无羁束,始觉趋时事事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不爱簪裾陪盛列”,表达了隐士对官场繁复礼节的厌倦,他更愿意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次句“终年深隐养天机”则揭示了他选择隐居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契合。
第三句“静闻风雨眠渔艇”,通过写渔艇上的生活,展现了隐士在风雨中安然入睡的恬淡,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享受。第四句“闲称林泉挂道衣”,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山林之间悠然自得,将道袍挂在林泉边的场景,流露出他的超脱与自由。
第五句“门接水村多野色”,写出了隐士居所周围的田园风光,充满了自然的野趣。最后一句“鹤当莎径立残晖”,以鹤的形象象征隐士的高洁,它独立于莎草小径,沐浴着夕阳余晖,寓意着隐士的孤独而高尚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事务的否定,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深赞美。寇准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士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废登临。下霜叶、叹息秋渐深。
残螺点染遥岑,如笑我老难任。
摊书未成,睡倦枕欹,寂历少知心。
嗟此意、欲说还休,数行低雁沈沈。■暮步屧相寻。
乍轻飞温语,已散烦襟。
仿佛精庐开白下,夜阑同赏药抽簪。
如今待、收聚豪端,画那时、笠屐北湖阴。
几人更、白首扶携,但消沈醉狂吟。
梦觉黄粱熟。怪人间、曲吹别调,棋翻新局。
一片残山并剩水,几度英雄争鹿。
算到了、谁荣谁辱。
白发书生差耐久,向林间、啸傲山间宿。
耕绿野、饭黄犊。市朝迁变成陵谷。
问东风、旧家燕子,飞归谁屋。
前度刘郎今尚在,不带看花之福。
但燕麦兔葵盈目。
羊胛光阴容易过,叹浮生、待足何时足。
樽有酒,且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