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罢莱衣对远山,此心应共白云闲。
闲时自是僧家事,还拟来趋玉笋班。
舞罢莱衣对远山,此心应共白云闲。
闲时自是僧家事,还拟来趋玉笋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画面。诗人通过“舞罢莱衣对远山”,以动态的舞蹈结束,转向与远处山峦的静默相对,营造出一种由动入静的艺术效果。接着,“此心应共白云闲”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白云相契合,传递出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闲时自是僧家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暗示诗人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内心平和的生活状态,如同僧侣一般,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最后,“还拟来趋玉笋班”则似乎带有一丝无奈或向往,表达出诗人虽向往高洁的生活,但现实却可能使他无法完全实现这一理想,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平衡,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深度。
芒芒上玄,有物有则。厥初造命,立我艺则。
爰兹族类,有觉先识。斯文未丧,诞育明德。
允矣顾生,载灵之和。沈根芳沼,濯秀兰波。
渊翘戢颖,景茂凌华。惟是德心,是用闲邪。
德心伊何,行归于周。希高仰峻,企远怀悠。
匪愿在明,靡倦斯幽。凡我同朋,瞻言清休。
慎终于远,俾民归厚。言若有行,及予携手。
何以恤我,其仁孔有。心之云爱,隆敬其久。
既迈斯仁,亦迪兹文。藻不雕朴,华不变淳。
有斐君子,如圭如璠。仰钦德类,依怀惠诠。
式扬好问,邦家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