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悲歌放。哭青枫、猿啼昌谷,秋坟相望。
愁共落红流到海,海水将愁比量。
但孤燕、归来惆怅。
明月江南清绝地,算梅花、合殉诗人葬。
香不死,夜魂荡。半生意气淩霄上。
赋金荃,少存壮悔,几多情况。
碧血千年终化土,留得狂名无恙。
怆风雨、当时门巷。
紫府而今听按曲,碎珊瑚、十丈云罗帐。
吹竹裂,七星响。
我醉悲歌放。哭青枫、猿啼昌谷,秋坟相望。
愁共落红流到海,海水将愁比量。
但孤燕、归来惆怅。
明月江南清绝地,算梅花、合殉诗人葬。
香不死,夜魂荡。半生意气淩霄上。
赋金荃,少存壮悔,几多情况。
碧血千年终化土,留得狂名无恙。
怆风雨、当时门巷。
紫府而今听按曲,碎珊瑚、十丈云罗帐。
吹竹裂,七星响。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张祥河所作,以黄仲则的《悔存词》为题,表达了对黄仲则及其作品的深切感慨。
开篇“我醉悲歌放”,以酒醉后的放纵开始,引出对黄仲则生平的哀叹。接着“哭青枫、猿啼昌谷,秋坟相望”,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青枫、猿啼、秋坟,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暗示黄仲则的离世和其作品与墓地的相对。
“愁共落红流到海,海水将愁比量”一句,将愁绪与落花一同流向大海,海浪仿佛在承载着这份愁绪,形象地表达了对黄仲则的哀思之深。
“但孤燕、归来惆怅”中,“孤燕”象征黄仲则的孤独,归来的惆怅则表达了对其身后孤独的哀悼。
“明月江南清绝地,算梅花、合殉诗人葬”两句,将黄仲则与江南明月、梅花联系起来,寓意其作品如同梅花一般高洁,也暗示了其作品与他本人一样,都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朽的印记。
“香不死,夜魂荡”则赞美了黄仲则作品的香气永存,即使在夜晚,其灵魂也在飘荡,继续影响着后人。
“半生意气淩霄上”描述了黄仲则一生的豪情壮志,虽未能达到顶峰,却依然在云端之上。
“赋金荃,少存壮悔,几多情况”中,“金荃”可能指黄仲则的著作,表达了对其作品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其年轻时的遗憾与复杂的情感。
“碧血千年终化土,留得狂名无恙”则是对黄仲则虽死犹生的评价,他的名字和作品将永远流传。
“怆风雨、当时门巷”表达了对黄仲则去世时环境的哀伤,以及对过去生活场景的怀念。
“紫府而今听按曲,碎珊瑚、十丈云罗帐”中,“紫府”可能指仙界或黄仲则的理想之地,暗示其作品如同音乐般在仙界回响,而“珊瑚”、“云罗帐”则可能象征其作品的华美与影响力。
“吹竹裂,七星响”最后以自然界的声响结束,竹子的断裂和七星的响声,可能是对黄仲则作品力量的象征,也预示着其作品将如雷鸣般震撼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黄仲则及其作品的深情描绘,展现了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作品永恒价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