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深红浅绿的凤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凤凰的羽毛在空中飞舞,依傍着栏杆。然而,当时的普通人并未能理解这非凡的祥瑞之兆,只是在花前欣赏,将其想象成普通的花卉。诗人陈著通过此诗,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凤花的赞美和对人们未能识得其特殊意义的惋惜。诗中的"来仪瑞"暗示了凤花可能象征着吉祥或尊贵的象征,而"时人不识"则揭示了人们对超凡事物的无知。整体上,这首诗富有意象,富含哲理。
斜阳废苑朱门闭。
吊兴亡、遣恨泪痕里。
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
折幽香、谁与寄千里。
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
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宣华,故蜀苑名。
言语日益工,风节顾弗竞。
杞柳为桮棬,此岂真物性。
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